




原理
荧光法溶解氧测量仪基于荧光猝熄原理。为了防止薄膜上出现气泡和产生错误的高DO读数,建议以一个微小的角度倾斜安装传。蓝光照射到荧光物质上使荧光物质激发并发出红光,由于氧分子可以带走能量(猝熄效应),所以激发的红光的时间和强度与氧分子的浓度成反比。通过测量激发红光与参比光的相位差,并与内部标定值对比,从而可计算出氧分子的浓度。在过去的50多年里,一直采用电流法和极谱法测量溶解氧。
想要了解更多荧光法溶解检测仪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图片上的***电话!
工作原理
向反电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极化电压,假如测量元件浸入在有溶解氧的水中,氧会通过隔膜扩散,出现在阴极上(电子过剩)的氧分子就会被还原成氢氧根离子[OH-]。温度对溶解度系数a的影响可以根据henry定律来估算,温度对膜扩散系数β可以通过阿仑尼乌斯定律来估算。电化学当量的氯化银沉淀在反电极上(电子不足),对于每个氧分子,阴极放出4个电子,反电极接受电子,形成电流:4Ag 4Cl-=4AgCl 4e-。
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污水的氧的分压成正比,该信号连同传感器上热电阻测出的温度信号被送入变送器,利用传感器中存储的含氧量和氧分压、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水中的含氧量,然后转化成标准信号输出。电化学当量的氯化银沉淀在反电极上(电子不足),对于每个氧分子,阴极放出4个电子,反电极接受电子,形成电流:4Ag 4Cl-=4AgCl 4e-。参比电极的功能是确定阴极电位。溶氧仪具有安装方便,标定周期长(3~4个月),对其他物质不敏感等特点,并且能监测覆膜和探头内电解质的使用情况,一般每一至三年更换一次电解质和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