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木雕、砖雕被称为建筑三雕,源远流长的砖雕,由东周瓦当、汉代画像砖等发展而来,明清时代进入巅1峰,形成北京、天津、山西、徽州、广东、临夏,以及苏派砖雕七大主要流派。为弘扬中国苏派砖雕文化,挖掘秦汉历史以来的砖雕艺术,苏派砖雕分会还在吴中区光福镇筹建成立苏派砖雕艺术博物馆。苏派砖雕被称为"南方之秀",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被广泛运用到墙壁、门窗、檐廊、栏槛等建筑中,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近代苏式砖雕日渐式微。
「砖雕」寓意祥纹
「砖雕」五福捧寿
《书经》说:“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蝙蝠之福与福字同音,因此以五只蝙蝠代表五福。如五蝠围绕一“寿”字,即为“五福捧寿”,在民间被广泛应用。
「砖雕」六合同春
又名“鹿鹤同春”。“六合”,泛指天下。“六合同春”即指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因“鹿”与“六”、“鹤”与“合”谐音,图案常画鹿、鹤;“春”的寓意则用花卉、松树、椿树等来表达。
中国古建筑
我过的建筑有着自己的特点。在古代,虽说都以砖石土木结构为主,但其样式却千差万别。当宫廷建筑逐渐走向规格化的时候,民间的四合院、进深房、围屋、吊脚楼和窑洞等却是大放异彩的。
艺术,可分作鉴赏性(自由的)艺术和实用性(羁绊的)艺术两大类。前者当属绘画和雕刻,后者则是建筑和工艺。西方人对此分得比较清楚,但在我国常常是相互交错的,因为两者都要在生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这正是文化高层发展的必然。就说建筑和工艺之间,二者也难解难分,而其基本共性,也都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砖雕」梅花梅是岁寒三友之一,能在老干上发新枝,又能御寒开花,古人因此用来象征不衰不老。所谓“建筑是大工艺,工艺是小建筑”,小者是在手上使用、把玩;大者是人在其中活动。建筑创造了一个特定的空间,或者说是在无边无际的大空间之中分隔出一个小空间,供人们使用。一个“隔”字产生了有用和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