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假肢结构的特点
大腿假肢结构-接受腔 (收容残肢的部位)介绍:
大腿假肢的接受腔有多种类型,制作工艺和原材料的选择决定接受腔价格,但是现在接受腔对假肢价格的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为技术买单的消费习惯。
不过因为接受腔因受残肢变化的影响随时需要更换,所以接受腔可以在初次装配的时候选择调整余地大,价格相对低些的较好,待残肢情况稳定后再选择更好的接受腔以改善穿戴舒适性和延长接受腔的使用期限。
膝关节(代偿膝盖功能)介绍:膝关节的选择是影响大腿假肢价格主要因素。膝关节的选择尽量在可承受范围内选择好的,好的膝关节不一定是功能有多花哨,更多的是看产品本身的品质。
高品质的膝关节功能稳定、故障率低、使用年限长,因为假肢维修的时候患者还是要付出时间、交通等成本,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假肢的使用成本。
假肢的历史
关于假腿的古老记载,来源于公元前485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所著《历史》第九册第37章中,一位名为埃杰希斯特拉特斯(Hegesistratus)的希腊人,在成为斯巴达俘禄时,切断了自己的脚得以逃脱,随后用一只木制脚代替了自己的脚。
欧洲中世纪期间,假肢并没有太大的进步。由于材料的短缺和制作工艺的繁琐,假肢是奢侈品,或者是由手头材料制成毫无功能性的装饰性假肢。例如在战征中失去腿部的骑士,可以通过佩戴***铁腿使他们重回马背上,但其实其功能性十分有限。
进入近代,16世纪初,帝国骑士戈茨·冯·贝利辛根(G?tz von Berlichingen)因战征失去了自己的右手手腕。他随即为自己制作了两只铁手,因而获得了铁手戈茨的称号。他制造的铁手,功能性很强,甚至可以抓握缰绳。这两只铁手,现都在哥登堡(G?tzenburg)展出。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与文艺复兴,极大推动了假肢制造行业的发展——假肢制造正式成为一个行业;从事假肢制造的人也不再是木匠和铁匠,而是专门的假肢制作工匠;1800年,伦敦人詹姆士·波茨(James Potts)发明了一种木质假肢,这种木制假肢接收腔与金属制假肢膝关节的制作方法于1839年传入美国,进而传遍世界各地。
不得不说,战征是推进假肢制造技术的一大动力。南北战征时,军人詹姆士·爱德华·亨格(J.EHanger)据传不幸成为第1位截肢者。他退伍后,设计并为自己建造了一只假肢,并创立了一家公司。他将橡胶材质的缓冲垫放置在踝关节处,将其命名为“Hanger Limb”并申请专利。
假肢厂家分享初装假肢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初装假肢,要循序渐进,初次的训练尽量不要超过半天,如果没有出现无痛感次日可继续练习。当发现承重部位磨擦疼痛时,摘下假肢后,在疼痛部位涂抹些清凉油,如表皮磨破,应改用无剌激性的药膏。待消仲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
患者进行训练时先以室内活动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时才可到户外练习。 假肢厂厂家一般距很多残友家较远,长时间出远门又有费用问题,患者往往不可能在厂家训练好再离开,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
所以,患者初次安装是有很多方面要进行注意的,首先是要适应假体,勇敢的穿上假体慢出第1步是醉重要的,然后在进行***训练,才能帮助我们进行适应假肢,让假体和真实的部位没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