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烟垂壁技术规范——试验步骤
试件安装就位,其人口用不渗透的材料密封。启动引风机,调节引风机系统的进气阀和调节阀 ,使 试 件 前 后 的 气体压差为(25士5)P a,待稳定60s 后,按GB 15930-1995中5.4 .3.1 和
5. 4. 3. 3规 定 的计 算方法计算出系统漏风量。每1m in测量一次,连续测量5m in,取平均值。
将 此 漏 风 量 按 公 式(1)换算成温度为2000C、压差为25P a时的漏烟量。
Q:=Q‘lX 473273 T
式中:
Q,- 温度为2000C、压差为25 Pa时系统漏烟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Q,1— 按6.3 .2 .3 a )实测的系统漏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
T,— 按6.3 .2 .3 a )实测的测量管道内的气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拆掉试件人口处的不渗透的材料,按图1的规定将试件连接到耐火试验炉上。单位为毫米
接气休流量计和引风机系统
I- 前连接管道;
2— 热电偶;
3— 试件备
4— 后连接管道;
5-— 压力导出口;
6— 连接法兰;
活动式挡烟垂壁附加性能要求
运行控制装置:
1活动式挡烟垂壁驱动装置的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2活动式挡烟垂 壁控制器的性能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运行性能:
按6.6.2的规定进行试验,活动式挡烟垂壁的运行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从初始安装位置自动运行至挡烟工作位置时,其运行速度不应小于0.07 m/s,而且总运行时间不应大于60
b) 应设置限位装置:当运行至挡烟工作位置的上.下限位时,应能自动停止.
挡烟垂壁——机械防排烟系统现状
机械排烟方法是用风机将起火建筑内的烟气通过排风风机和管道抽送出建筑外,以减少或消除建筑内的烟气,阻止烟气蔓延。机械正压送风则是对建筑物内的防烟保护区(封闭空间),如安全疏散防烟楼梯间、避难间等,进行加压送风,使保护区的空气压力高于其它区域(有烟气的区域),形成一个正压差,以此抵御火灾烟气因热浮力特性产生的压力,使烟气不能流向保护区。
机械防排烟技术早期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国际上是从20世纪60年***始研究,70年代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