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的安装流程
1.钻孔:钻孔前要观察好水电的布线走向,以防出错。钻孔的间隔不能太大,不然踢脚线难以贴住墙面。用专用工具在墙面钻孔。踢脚线常见的长度为2m,为了将踢脚线固定得更牢,钻孔的间隔应在40cm左右,接口处的间隔应小一点。踢脚线将小木条钉入刚才打好的孔中。固定踢脚线的钉子就钉在这木条上,直接钉在墙上,钉子容易松动。注意:由于水电工程的管子就埋在墙壁上,开关插座的正下方就是管道的位置,打孔时要算好位置,避免***。2.固定:固定踢脚线前要对墙面进行平整、清理,不然踢脚线装上去后,不能完全贴紧墙面,会留下难看的缝隙。看准钻孔的位置,再将钉子固定住踢脚线。固定时要注意踢脚线与墙面是否紧贴,钉子也应完全没入踢脚线内,看不出来。注意:无论是高分子、密度板、木材材质的踢脚线,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靠墙角的踢脚线也应像地板一样,留出1cm左右的伸缩缝。三、可以利用门套色和地板色如果实在觉得自己心里没谱,那可以参考地板色和门套的颜色来选择踢脚线的颜色,选择和地板相近的颜色,或者比地板稍微深一些的颜色,搭配出来一般都不会出错。3.边角处理:墙角处,踢脚线相交的地方,踢脚线的边缘要进行45度角的裁切,这样接口处就不会留下难看的痕迹。将裁切好的踢脚线进行固定。注意:墙角的踢脚线都要经过45度角的裁切后才能拼接、安装,不然会影响美观。4.安装要点: 固定踢脚线的钉子要用专门的螺纹钉,这样的固定效果更好,不易松动。大家要注意厂商是否偷工减料的。踢脚线本来就是为了遮住地板的伸缩缝,让地面更美观的。因此踢脚线相交的边缘要用刨子刮平整。踢脚线要完全紧贴墙面,不留缝隙,才更美观,特别是墙角。安装前就应测试墙面的平整度。
装修踢脚线,明贴还是暗贴好?
关于好与坏,其实它们2个都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下面先来看看综合分析对比吧!
1、踢脚线的作用?踢脚板作用:①保护墙面的墙角(主要);②装饰美观(次要)。
2、从成本角度考虑暗贴多了开槽、切砖、后期补漆等工序...,装修成本会高点。
3、摆放家具有人说:“暗贴可以靠墙摆家具,比较省空间”,但是设计姐觉得靠墙摆家具却是个痛点!因为家具靠墙久了,会把墙面损坏,留下难看的痕迹;而靠墙摆放的话,也就是1cm的距离,根本就不算什么!
4、搞卫生明贴的话一层会很沾灰,这个可以克服(有小毛刷一个月搞一次即可,或则买个吸尘器方便省事);暗贴拖地容易弄脏墙面,墙面脏了就难以补救了。
5、贴壁纸的收边处理如果是打算在墙面贴壁纸的话,那么暗铺踢脚线与壁纸的交界处,就要面临比较尴尬的收边问题了;
6、暗贴遇上承重墙相信略懂建筑安全的人都会知道,承重墙是不允许横向开槽的,暗铺踢脚线遇上承重墙的话,那也是个尴尬啊!
7、美观来看关于美观,这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明贴更有层次感,暗贴简洁大方;各位看自己喜欢吧,设计姐个人比较喜欢明贴的,有层次感。
8、铺木地板铺地板的话边缘需要留缝,那么明贴凸出的踢脚线正好可以遮挡。
没有踢脚线,大家如何做才能让墙和地板这样***契合?
这个工艺其实和嵌入式踢脚线一回事。先把墙脚的抹灰层全割了,铺地砖,砖插入墙脚。铺好砖,修补墙面,做墙漆。
效果图其实有点误导人的意思,实际家装的环境,墙面和地面的平整度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严丝合缝,不太可能。如果是地板的话,可以用地板的扣条过度一下,毕竟所有的边角都是人工切割,毛毛躁躁的情况不可避免。常见规格有800*110mm、600*110mm、1000*110mm等。效果图还是太理想化了。贴砖的时候道理是一样的,师傅也只是尽量贴,没有收口的话,真的是很难看的
仅图看着美观不行,还要考虑到木纹地砖也有收缩膨胀,不要忘记地砖与墙面间留缝就是预留释放膨涨能量的,而踢脚也正是盖住边缘缝隙的,不留缝隙的做法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地砖预热膨胀互相挤压,而导致松动掉砖。本来木纹地砖就不会像普通地砖一样,都希望更像地板(留缝越小越好)。由于墙裙与其他墙面的质地、色彩不同,所以它可以把墙面分割成上下两个部分,如果层高过大,做墙裙就可以有效断开视线,加上木质材料能给人一种温暖膨松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就会减少高大空间的空旷感觉,因此墙裙对于分割空间的作用效果是极ji好的。
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所谓踢脚线就是墙围子的***下部分.因为人在屋子里走动,难免会踢到墙,很白的墙很容易变脏.就用瓷砖,木头等材料做成宽约50公分左右的踢脚线,便于擦洗.
而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所以,有时候过于追求完wan美就会造成得不偿,本末倒置。
如果是个人装修自住,建议还以保留原有的功能为主,装饰效果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