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处理系统建成后,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更有甚者由于出水水质不达标或者运行困难,必须要对膜元件进行更换。在改造过程中,如何从现有场地及设备考虑,花费很低的改造和时间成本,同时达到技改目标,顺利完成系统改造,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难点和焦点。
补给水系统流程水库水→(不加热)→杀菌混凝(N***O PAC)→高密沉淀池→PCF纤维过滤→130微米自清洗过滤→UF→一级RO→二级RO→混床
超滤压差升到0.1MPa时必须进行化学清洗,严格控制运行压差在0.1MPa以下。装置进水压力控制在0.3MPa以下运行。超滤气洗的进气压力必须控制在0.15MPa以下,以防止超滤膜丝断裂。超滤、反渗透等设备进水温度必须在10℃~40℃范围内运行。注意环境温度控制在5℃~40℃范围内。如超滤膜未拆封,请保持原包装不得损坏,同时膜箱体叠层不得超过四层,以免造成挤压使膜受损,同时保持储藏环境温度控制在5℃~40℃范围内。超滤设备停运后按要求进行保管,在停运前必须添加1%的NaHSO3保护液进行保护,每超过2个月超滤膜内部必须重新更换保护液,同时检测保护液PH,PH小于3必须更换保护液。
超滤设备膜产水会受哪些影响
进水浊度对产水量的影响:进水浊度越大时,超滤膜的产水量越少,而且进水浊度大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
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温度升高水分子的活性增强,粘滞性减小,故产水量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滤系统在冬天和夏天的产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流速对产水量的影响:流速的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不像温度和压力那样明显,流速太慢容易导致超滤膜堵塞,太快则影响产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