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康市乔一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压铸模具】【注塑模具】【汽车阀体】【汽车起动机】【轮毂】【电动工具】【防盗门门花】
永康乔一与您分享
说道模具,人们常常会把压铸模具和注塑模具联系到一起,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由于压铸是将液体或半液体金属以极高的速度填充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凝固而获得压铸件。一般使用于金属材质,而注塑是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主要方法,热塑性塑料是由热塑性树脂制成,可反复加热软化,冷却固化,是一个物理过程,可逆的,也就是可以当回收塑料的,虽说两者都要用到模具成型做产品,但是虽然工作原理相差不大,材质不同,自然用的模具也有所区别。下面就简单跟大家说说压铸模具和注塑模具的区别吧!传统的技术是热工艺处理压铸模具,即用淬火-回火这种方法使压铸模具表面成型。
1.压铸模具的***压力大,所以对模具的模板要求比较高,要相对厚些的,防止变形。
2.压铸模具的浇口与注塑模具也不同,应为需要做分流锥分解料流的高压力。
3.压铸模具模仁不需要猝火,因为压铸时模腔内的温度比较高,就相当于一次猝火,,而注塑模具就需要进行猝火处理。
4.压铸模具一帮型腔内要渗氮处理,防止合金粘膜腔。
5.一般压铸模具腐蚀比较大,外表面一般会做发蓝处理。
6.注塑模具一般靠顶针,分面型就可以排气,压铸模具必须开排气槽和集渣包。
7.压铸模具的分面型配合要求更高些,应为合金流动性比塑胶好很多,高温高压流料从分面型飞出了俩将十分***。
8.压铸模具与注塑模具相比,压铸模具的活动分配部分配合间隙要大一些,因为压铸过程的高温会引起热膨胀,如果间隙过小会造成模具卡死。

永康乔一机械有限公司欢迎您的来电!
压铸模表面强化处理
改变表面化学成分强化
(1)渗碳。
渗碳是把钢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保温一定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表面的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渗碳在At3以上(850℃一950℃)进行。其目的使模具的表面在热处理后碳浓度提高,从而使表层的硬度、耐磨性、接触疲劳强度较心部有较大的提高,而心部保持一定强度和较高的韧性。有固体渗碳和液体渗碳。激光熔覆技术以其加工精度高,热变形小,后加工量小等特点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渗氮。
渗氮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的化学热处理。其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极限、热硬性及抗咬合性等。一般压铸模经淬火、回火(45~47HRC)后,必须进行渗氮,氮化层深度为0.15~0.2mm。有气体渗氮,离子渗氮。H13钢作挤压铝型材的空心模,经1,080℃油淬 560%:x2h两次回火,硬度48HRC。但是,在一个世纪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被称为“银白色的金子”。经过520℃x4h的离子渗氮,模具挤压的型材从1,000kg提高4,500kg,寿命提高了3倍。
(3)N—C共渗(软氮化)。
软氮化实质是在较低温下进行的以渗氮为主的碳氮共渗。经软氮化处理后,可显著提高表面的疲劳强度及耐磨性、抗咬合、抗擦伤和腐蚀等性能“01。
H13钢由于渗氮化合物中,相对韧性较低,膨胀系数较大,对热疲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软氮化时,由于C在8相中溶解度高(550℃时达38%),软氮化温度在565℃以下附近较好。即能保证渗速,又能使£ 1’所需的N浓度较高,可在表层形成£之前有更多的N渗人基体,这样在第二阶段N原子扩散时,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扩散层。软氮化时间以2~4h为宜,超过6h,渗N层不再增加,硬度在2~3h达到蕞大值。与注塑模具相比,压铸模具的活动配合部分(如抽芯滑块)配合间隙要大一些,因为压铸过程的高温会引起热膨胀。实践证明比较合理的气体软氮化工艺如图1所示。
(4)表面渗铝渗铝指铝在金属或合金表面扩散渗入的过程。渗铝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耐磨性和耐蚀性。对模具表面进行先渗铝后氧化的方法,使表面生成Fe—A1—0的混合物,以减少粘模的发生,从而延长模具的寿命。常用渗铝有3种:固体粉末渗铝、热浸镀铝、表面喷镀铝再扩散退火。压铸模的使用特点: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模的成形零件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它们经受机械磨蚀、化学侵蚀和热疲劳的反复作用。
(5)模具渗铬
渗铬可提高型腔表明硬度(1,300HV以上)、耐磨性、耐蚀性、疲劳强度和抗高温氧化性。对承受强烈磨损的模具,可显著提高使用寿命。渗铬时,加热到950℃~1,100℃,保温5h~10h即可形成一层结合牢固的渗铬层。渗铬层厚度一般较小,不影响模具型腔的尺寸。永康市乔一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压铸模具】【注塑模具】【汽车阀体】【汽车起动机】【轮毂】【电动工具】【防盗门门花】永康乔一与您分享:铝的延展性特别好,便于进行各种造型设计。如对压铸件的一般形状及尺寸来说,铝合金压铸模3Cr2W8V,经渗铬后的使用寿命可提高10倍左右。
压铸模一开始是怎么加热的?
预热的方法:
1、慢压射铸件,把模具带热;
2、使用燃气(煤气或***)装置,预热模具;
3、使用电加热(低压大电流)装置,预热模具;
4、使用油加热模温机,预热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