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浆 编辑 讨论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砂浆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浆,也作砂浆。砂浆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叫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混合砂浆不仅和易性好,而且可配制成各种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除对耐水性有较高要求的砌体外,可广泛用于各种砌体工程中。中文名砂浆外文名Mortar别 称灰浆,砂浆常 用水泥、混合、石灰、粘土砂浆组 成砂子、胶结材料适用领域建筑技术性质流动性、保水性
砂浆的抗压强度用砂浆标号表示,常用的普通砂浆标号有4、10、25、50、100等。对强度要求高及重要的砌体,才需要用100号以上的砂浆。砂浆的粘结力随其标号的提高而增强,也与砌体等的表面状态、清洁与否、潮湿程度以及施工养护条件有关。因此,砌砖之前一般要先将砖浇湿,以增强砖与砂浆之间的粘结力,确保砌筑质量。随着引气剂用量的增加,CA砂浆硬化体的抗压强度下降,引气剂掺量为0.6‰—1.7‰时,其硬化体2d抗压强度能满足1。建筑砂浆和混凝土的区别在于不含粗骨料,它是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