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的区别
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有什么区别
户型;老年公寓:常常为酒店式,可能二三十平米一间房,也可能70-120平米的套房。每套房通常住一人或者夫妻配偶,一般不住“外人”。隐私性通常比较好。但也有外人合住的老年公寓。
养老院:以大房间居多,四人、六人、八人甚至十二人合住一间。也有双人间或单人间,但不会那么多。
老年公寓:硬件通常会更高好一些,比如智能化的配备、器材的配备、地板、墙面的材质、家具、灯具、布草可能都会比养老院有区别。软件方面,每个护工或管家服务的对象可能会少一些。但依然存在“田忌赛马”的问题,有可能差一些的老年公寓比不过好一些的养老院。
至于可不可以烧饭、配不配洗衣机、冰箱、热水,有没有丰富的***设施等等都不好说,因为都不是标配。
养老院:如上所述。
收费不一定。收费通常都按照面积、服务、硬件、地区、级别来定。
入住养老院老人的情况
在调查的332位院长所在的养老院中,入住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院有306家,占全部被调查的养老院 总数的 92.2%,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为 22595 人; 平均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为73.84 人,平均占入住 老人总数的 63.6%;每家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数在 1 人到 380 人不等,占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在 1.5%和100%不等。可见,不同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 老人的多少和所占比重的差别是很大的。
在被调查的养老院中,有 303 家养老院入住有 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收住有高龄老人的养老院占全 部被调查养老院总数的 91.3%,入住高龄老人总数为 19 270 人;平均入住的高龄老人数为 63.6 人,高龄老 人数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平均为 44.09%。其 中,入住高龄老人少的养老院只有 1 人,多的则 达 400 人,高龄老人数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比重,则在1%和100%之间不等。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办养老院、公建民营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的情 况,存在相当大的差别。从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情况 看,116 家公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51.31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 34.35%;27 家 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 107.70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 61.36%;163 家民办 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失能半失能老人84.26 人,平均占 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60.10%。
从入住高龄老人的情况看,118家公办养老院平均 每家入住高龄老人45.50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 的33.03%;28 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高龄老 人94.29 人,平均占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50.18%;157 家民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入住高龄老人71.73 人,平均占 全部入住老人总数的51.31%。入住的高龄老人所占比 重高的是民办养老院,公建民营养老院稍低一点,公办养老院较低。
养老机构介绍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活动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的法人机构,也可以附属于企***、社会团体或***、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通过为入住老人提供住养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增进健康、延缓***的目的。 服务对象 养老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但某些养老机构(如农村敬老院)也接收辖区内的孤残儿童或***人。 服务特点 公益即“公众利益”之意。公益事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公益性企业是指直接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领域服务的企业。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以帮扶、救助城市“三无”、日常生活疏于照料,以及农村“五保”老人为主,且多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其公益性特征尤为明显。 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养老服务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所谓“全人”服务是指养老机构不仅要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医护***、***预防、护理与***以及精神文化、心理与社会等需求;要满足入住老人上述需求,需要养老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全员”服务;绝大多数入住老人是把养老机构作为其人生蕞后的归宿,从老人入住那天开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陪伴着老人走完人生蕞后里程的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全程”服务。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平均年龄多在75岁以上。增龄***,自然使老人成为意外事件、伤害、***突发去世的高危人群。此外,养老服务业又是一个***大、回报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的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必然增加养老机构***与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