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施工攻略
黏贴:这是一种施工方法,需按照墙面标筋和标准水平线,以1:2-1:2.5比例的水泥砂浆来抹底灰,并进行刮平划纹,等底层砂浆干硬之后,才可将已经湿润阴干的瓷砖踢脚板抹上水泥黏贴。黏贴时,需要用橡皮锤来将其敲平整,并要常常用水平尺、靠尺板找平和找直。待第二天,再用和地板颜色相同的水泥色砂浆来擦缝。由于要完成对地面和门框等工程的收口工作,尽管显得有些累赘,家装中还是免不了使用踢脚线。
灌浆:这是另外一种施工方法,需临时将踢脚板固定于安装位置之上,并通过石膏来将相邻的两块踢脚板和踢脚板与地面、墙面间稳定牢固。之后,再用稠度为10-15厘米的1:2比例的水泥砂浆进行灌浆。灌浆之时,需要随时擦拭所溢出的砂浆。它既可代替墙裙,又可代替壁纸、墙砖等墙体材料,因此使用十分广泛。等到***终凝结后,才将石膏铲擦拭干净,并用与板面颜色一致的水泥浆来擦缝。
没有踢脚线,大家如何做才能让墙和地板这样***契合?
这个工艺其实和嵌入式踢脚线一回事。先把墙脚的抹灰层全割了,铺地砖,砖插入墙脚。铺好砖,修补墙面,做墙漆。
效果图其实有点误导人的意思,实际家装的环境,墙面和地面的平整度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严丝合缝,不太可能。如果是地板的话,可以用地板的扣条过度一下,毕竟所有的边角都是人工切割,毛毛躁躁的情况不可避免。效果图还是太理想化了。好的家装设计中要有适当的尺度和比例,如大房间置肥大家具、小房间小巧、比例适度的家具。贴砖的时候道理是一样的,师傅也只是尽量贴,没有收口的话,真的是很难看的
仅图看着美观不行,还要考虑到木纹地砖也有收缩膨胀,不要忘记地砖与墙面间留缝就是预留释放膨涨能量的,而踢脚也正是盖住边缘缝隙的,不留缝隙的做法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地砖预热膨胀互相挤压,而导致松动掉砖。本来木纹地砖就不会像普通地砖一样,都希望更像地板(留缝越小越好)。虽然施工都由师傅操作,但作为业主也必须了解,以免有些师傅为了赶工程而忘记就麻烦了。
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所谓踢脚线就是墙围子的***下部分.因为人在屋子里走动,难免会踢到墙,很白的墙很容易变脏.就用瓷砖,木头等材料做成宽约50公分左右的踢脚线,便于擦洗.
而在居室设计中,阴角线、腰线、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所以,有时候过于追求完wan美就会造成得不偿,本末倒置。
如果是个人装修自住,建议还以保留原有的功能为主,装饰效果为辅。
高度变化特点
人们选择踢脚线就与人们挑选食物一样,就我国来说,许多的地方的饮食习惯都不相同,北方人喜欢面食,而南方人却喜欢米饭,同样的道理,我国的人民在选择踢脚线时也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说踢脚线的高度有一定的区域性。在南方的用户大多数喜欢7CM-8CM左右的踢脚线高度,不喜欢太高的踢脚线;而重庆的用户则比较喜欢踢脚线高度很高,有些用户甚至在用20CM的踢脚线。但总体踢脚线的高度还是要看房间的大小而定的。以前装修,踢脚线的高度一般都在10厘米左右,踢脚线的高度在一点点降低,一般家庭选用6.6厘米或者7厘米的高度,因为这样能够使室内装修看上去更加秀气、美观,装饰绘图一般是150mm。这些预留的伸缩缝肯定就不能这样暴露在空气之中,这时候踢脚线能完w美地遮盖住这些缝隙,还能阻止灰尘等掉进预留缝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