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桩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服务能力;目前受制于动力电池的性能,采用快充模式充电也需要2-3个小时才可以充满电,因此大部分充电站的桩车比是按照1:3或1:4的情况进行配置,就算按照一个充电站配备30台充电机,也仅仅服务100台不到的车辆,何况大部分充电站配备10台左右的充电机,服务车辆数更少,而同样规模的一座加油站的日服务能力能达到上千台车辆,为了区区不到100台车辆配套建设一个充电站,其利用效率实在是低得可怜。方法;由于受土地因素影响程度小,分布式充电桩群的建设模式在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就具备了较强的弹性,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变化,调整充电桩群的布局,即使充电桩需要迁移,也比充电站搬迁要容易的多,设备的复用率也高,这也某种程度体现了地方***新能源推广方案提到的“桩随车走”的要求。
智能充电桩交流电的技术要求: 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智能充电桩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智能充电桩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智能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智能充电桩应提供必要设施,智能充电桩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2.电源要求 输入电压:安徽智能充电桩单相220V; 智能充电桩输出功率:智能充电桩单相220V/5KW; 安徽智能充电桩频率:50Hz±2Hz。
新能源汽车行业驶入“深水区”,内生动力依然显著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9年年初“十城千辆”起航,到2014年7月“30条指导意见”破冰,之后实现连续四年半的高速增长。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积累了一定先发优势,产销连续多年,在民用大众消费领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驶入“深水区”的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激流险滩,遇到一些波澜浪花,出现了一些深度调整,导致全年整体产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这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前的方向。特别近期国际局势不稳定,汽车电动化对于降低石油依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调整期,虽然短期内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行业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增长的内外部动力依然是存在的。当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具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市场空间足够大、体制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且基础较好、积累了丰富运营管理经验、未来的政策和市场驱动明显、以及技术创新带来成本持续降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