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效唑实用技术:
西葫芦。在3—4片真叶长开后,用4—20mg/L药液喷洒,可使节间缩短、叶片增厚、增绿、抗寒、抗旱。
蕃茄:对徒长秧苗,在5-6片真叶时用浓度为10-20mg/L药液喷洒叶面,可使秧苗叶色变绿,叶片增厚,防止秧苗徒长。解剖学研究表明,多效唑可使稻苗根、叶鞘、叶的细胞变小,各细胞层数增加。示踪分析表明,水稻种子、叶、根部都能吸收多效唑。
多效唑在农业上广泛应用。油菜使用多效唑的方法:一般在油菜秧苗长至三叶一心期使用,每亩用40~50千克浓度为0。不同季节,不同品种,多效唑的施用浓度也不相同,使用剂量过大会造成受控矮化,如果过小,壮秧效果不明显。经过试验实践得到了多效唑在农业上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具体使用在不同的作物上的剂量及方法。多效唑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 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合成的***剂。 也可提高水稻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
1 本品不得与食物、饲料、种子混放。柑橘:果实采收后立即用500mg/L药液洗果或浸果,经130d储藏后好果率达90。2 本品应在阴凉干燥处保存。3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用药,以免造成药害。4 若用量过多,对作物生长产生过度***现象时,可增施氮肥或喷施赤***来解救。5 本品属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无专用祛毒的药剂,若误服引起***,应送***对症。
我国蔬菜的部分主要进口国如欧盟、美国、韩国等对多效唑在蔬菜上的残留要求非常严格。土壤施用多效唑存在以下缺点:催花效果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一般沙壤土起效快而粘土起效慢,在生产上需要花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来摸索,不容易掌握适当施药期。日本对包括芥菜在内的生姜、长葱、洋葱、胡萝卜、萝卜、蒿菜、黄瓜等蔬菜上的多效唑残留为“一律标准”(即0.01ppm),而这些均为我国的优势蔬菜出口品种。美国、欧盟、韩国等对上述蔬菜中的多效唑残留也要求为“不得检出”。违规在出口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极易造成残留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