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这个维度来看,闲鱼承载了两个功能,一是阿里的企业社会责任,二是阿里的社区产品形态创新。
闲鱼的成长环境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比Mercari更宽松的。和它的名字一样,即“闲”又有“余”——它能够有空间尝试一些阿里集团的商业实验。
在这个社区,人们分享的可以是二手的物品,也可以是自己的私人时间,还可以是空间(房屋和场地出租)。
近年来受日本“禅宗”的影响,日本掀起一股“极简主义”风潮,有部分用户奉行“少即是多”,通过大幅减少所拥有的物品来减压。家里只留必须的生活品,将不必要的东西全部丢弃。
很多日本用户家中又不用的家具电器时,会选择把这些放在地点,供有需要的群体选用,这一方面源于日本垃圾消除要收费,且费用并不低,另一方面也是源自其自身的一种文化氛围。
可以说如今的日本正处于是一个低欲望社会,低欲望也会导致对于创新追求的下降,日本近些年科技企业的创新乏术可能与此不无关系。
低欲望、且愿意将自己不用的家具分享出来也就意味着日本的二手商品市场的商品流通中,存在劣质品,残次品的几率会很低。以此衍生出日本二手市场中的个优势—“良品率”高。
同时日本属于个人***体系较为成熟的***,日本的个人***体系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88年正式建立个人***信息中心,该中心为非营利机构。中心会员***必须提供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共享其中的信息,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信息互换机制。
而且在日本一旦被纳入黑名单,即便还完所欠费用,该黑名单记录也将保留5年,这对个人申请和各种将产生不良影响。
在这种更成熟的社会***体系下,二手商品的流通中不会把上当受骗当成困扰,而是直接快速围绕产品本身,使得买卖双方的风险都在降低,也因此Mercari上少有***和。
也就是说,在这种高“良品率”、低“率”的社会背景下,闲置经济才能孕育出足够规模的,我们国内单一依靠人数支撑起来的市场难以更进一步,就源于此。
小而美的方向转变:用社交与垂直化造一个中国的“第4消费”场景
很明显的是Mercari的成功并非是企业经营商有太多创新点与优势,这种成功更多地源于社会背景与人文资源,并没有模式的可能。
但虽然我们无法创造出一个一样的社会文化氛围,但在良品率与信任度上,却是可以大作文章。
首先在良品率上,国内闲置经济无法保持高良品率的原因就在于二手电商C2B2C的模式中,平台方难以对中间的检验环节插手太多。原因在于是种类过多,二手商品的种类繁杂,所有种类的产品无法形成一个固定的检测标准,很难保证平台端的插手就能让用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