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我的第二外语--寒假美国交流生体验原创: 苏尚恺 国际象棋小世界 2017-04-06
今年寒假,我申请了到加州的CCS(Capital Christian School)当交流生的机会,我的国际象棋特长意外的另我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和喜爱。这次经历让我收获满满,更让我增添了要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坚持训练国际象棋的决心和信心。
由于这所12年制的学校在6年级以下不接受留学生,所以我直接插班进入了7年级的班级。寒假之前我经历了很长一段忐忑不安的时期,大孩子会瞧不起我吗?7年级的上课会听不懂吗?美国孩子到底喜欢玩什么,怎么跟他们交流呢?
这所学校是某教背景的学校,以她***教育的严谨而出名,去之前我特地买了《圣经》学习了很久。这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课程,会是怎样的呢?我紧张而又好奇。
首节***课开始了,一位伟岸的牧师走了进来,Mr.Wade,他一身黑色长袍,不苟言笑,手捧圣经走了教室,神圣的感觉扑面而来。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气。Mr.Wade的目光扫向了我:“欢迎你,来自中国的孩子。”他走向我,深深地鞠躬,坐下,从怀中取出了国际象棋棋盘,:“听说你是候补大师,让我们下一盘棋吧。”震惊之余,我习惯性地伸出了右手,小手被他大手有力的包裹着,非常礼貌的握了一下。那一瞬间,我的自信全部***,我能感受到Mr.Wade对待我就像对待一个真正的骑士那样尊敬。
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Mr.Wade严肃地对大家说:“你们知道的,这是圣经课,请大家保持肃穆。”周围一片宁静,大家屏气凝神,看着我们在棋盘上厮杀。
二十分钟过去了,我迅速地干掉了这个高大的对手,我再次主动和Mr.Wade握手,这是我们国际比赛的习惯。一丝敬畏从Mr.Wade的眼神划过。他握完手站立起来,像一个绅士一样向我鞠躬:“谢谢!”
之后的***课变成了我和Mr.Wade的国际象棋课。他时不时向我讨教一些招式,比如双击,比如腾挪,我甚至还教了他一些开局小技巧。Mr.Wade每天在学校里的画风变成了一身黑色牧师衣,右手手捧圣经放胸前,左手手持国际象棋放背后,一脸肃穆,远远一看到我立刻流露出尊重的表情。同学们也一直紧紧围绕在我身边,毫不掩饰他们的崇拜:“你是我看到过***聪明的孩子。”总有同学给我带零食顺便讨教几招,甚至连食堂阿姨都知道了:“你这个中国孩子太聪明了,Mr.Wade可是干掉了我们所有的师生。”国际象棋俨然成为了我的第二外语,迅速令我融入了学校的生活和学习。
两周的时间很快过去,我就要结束我的行程。学校招生官找到了我:“愿意留在我们学校吗?我们没有国际象棋社团,可以为你成立,Mr.Wade愿意成为你的助教。”
虽然***终我还是没有选择留下,但是,“国际象棋男孩”这个特殊标志,带给我的荣誉和自豪却久久留在心田,更坚定了我要更好的投入下棋训练之中,为我以后留学美国之梦增添更美的一道彩虹。
写给正在努力学习国际象棋的孩子们!
不是大师带你下几盘棋你就可以成为高手,水平的提高不但需要悟性更需要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凭一时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既然需要时间的积累,那就需要有什么东西支撑着你一直努力下去。这就是你能在棋盘中在对局中不断的发现新的乐趣,你惊异的发现自己的进步,惊叹于领会了一种精妙的行棋思路。你为自己精彩的招数赞叹,为自己艰难而又幸运的一盘欣喜,为自己的失误懊丧,为自己的失败郁闷......投入其中,自得其乐。
量的积累,不等于只要有“量”就够了,更重要的,要能领悟到隐含在每一盘棋每一手棋中的道理,棋理不止是学来的,更是悟出来的,如果不真正用心去下用脑去下,下再多也是白费,永远不可能量变引起质变。再简单的一盘棋也有很多它包涵的东西,如果没有用心去探索,等于在这盘棋上一无所获,下了等于没下。
在你学棋的每个阶段,不管你悟性有多强,你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总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的东西,是凭你现在的知识水平没办法理解的(就好像小学生没办法看懂大学教材)。棋路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出来!跟比你弱好多的人下更没有好处了,他的棋你都能发现漏洞百出,往往是即使你走的不太好,也能非常精彩的制胜。可是,你在为自己精彩的杀招沾沾自喜的时候,又没有发现你走的棋实际上也是很有问题的。你发现不了,你的对手更没有能力去发现,这样的一盘棋对你能有太大提高么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是跟与自己在一个档次,比自己水平略高的人下。从他的角度能看到你的棋存在的问题,他的棋会抓住你的漏洞做文章,你会发觉问题的所在,进而去改进,这就是一个进步,这盘棋就算有了收获。还有,从你的角度,你突然发现他走的某一步棋跟你料想的不一样,但是这手棋起到了更好的效果,由于你跟他水平相差并不是相当大,你仔细推敲了一下,不难理解这个棋的精妙所在,理解之后,就认可了接受了这种更好的思路,从而可以将之运用在你以后的对局中,这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收获。 所以你们有权选择更合适的对手,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我是国际象棋里面的一个小兵,虽然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因为我可能成为皇后!将死对方的王。
孩子N个兴趣班,哪些该坚持,哪些断舍离,明智的爸妈都这么做 | 家庭教育
种大树还是种小草?之所以让家长为孩子的兴趣“聚焦”,背后取决于这样一个判断:我们要种一棵大树还是种一片小草?如果把全q面开花比喻为种草,那么“聚焦”兴趣就是要种一棵大树。
当孩子沉下心来,对一个项目坚持5-6年以上的学习,除了能够锻炼他的毅力和恒心之外,他还能有机会感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心理状态。这里面可能有取得成绩的喜悦和教育,也有遇到挫折的沮丧和失落;甚至无数次,他会想再也不摸钢琴、不拿画笔。当孩子跨越了这些学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咸的时候,他无论是心理还是智识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有的时候,家长会“过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随着孩子的兴趣来。孩子“三分钟”热度消退了或者遇到一点点困难,家长也就跟着打退堂鼓了,还美其名曰——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认真进行甄别,找孩子聊聊,看看到底是孩子有畏难情绪还是真的丧失了兴趣。也许等过了瓶颈期,孩子又会有兴趣了。大树的根基要想扎得深,扎得牢固,有的时候还需要多一些坚持。
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家长来讲,既然为孩子选择了兴趣班,就一定要认真对待,尽可能地让孩子做得更好,而不要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可以顺其自然,但是努力的态度却是必须的。正像我们熟悉的那句话所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对于孩子来讲,很多时候一时的兴趣、新鲜劲儿是很容易消退的,真正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是参与这个项目所取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孩子可以从成绩中获得心理暗示和动力,他们也更愿意在这个项目上花功夫、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后,总结一下本文的要点1在选择兴趣班时家长要用心甄别,挑选优质的培训机构2不同年龄段选择兴趣班的策略不同,8-9岁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3既然要学,就要尽可能坚持4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