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
在离子交换过程中,水中的阳离子(如Na 、Ca2 、 K 、 Mg2 、Fe3 等)与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H 进行交换,水中阳离子被转移到树脂上,而树脂上的H 交换到水中.﹨x0b 水中的阴离子(如Cl-、HCO3-等)与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OH-进行交换,水中阴离子被转移到树脂上,而树脂上的OH- 交换到水中.而H 与OH- 相结合生成水,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
离子交换机理:化学吸附
历程:
与液固相反应的历程类似,
①溶液内离子扩散至树脂表面,
②由表面扩散到树脂内部,
③离子交换,
④被交换的离子从树脂内部扩散至表面,
⑤被交换的离子再扩散至溶液中,
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是多长
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一般3-10年,和水的硬度关系不太大。因为是要经常再生使用的,所以在寿命期内,能处理非常多的水。水的硬度是五,没有问题。离子交换树脂都是用有机合成方法制成。常用的原料为***或***(酯),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网络结构的骨架,再在骨架上导入不同类型的化学活性基团(通常为酸性或碱性基团)而制成。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大多数制成颗粒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见下图)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官能基虽可去除原水(Feedwater)中的离子,但随著使用一段时间之後,因官能基的饱和而导致去离子效率的降低,引发水质劣化的缺点。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大部分在0.4~0.6mm之间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
特殊的再生处理
污染较严重的树脂,可用酸或碱性食1盐溶液反复处理,如先用10%N*** 1%NaOH碱盐溶液溶解有机物,再用4%HCl 或分别用10%NaOH 及1%HCl 溶解无机物,随后再用10%N*** 1%NaOH处理,在约70℃下进行。
如果上述处理的效果未达要求,可用氧化法处理。即用水洗涤树脂后,通入浓度为0.5%的次氯1酸钠溶液,控制流速2~4BV/h,通过量10~20BV,随即用水洗涤,再用盐水处理。应当注意,氧化处理可能将树脂结构中的大分子的连接键氧化,造成树脂的降解,膨胀度增大,容易碎裂,故不宜常用。通常使用50周期后才进行一次氧化处理。由于氯型树脂有较强的耐氧化性,故树脂在氧化处理前应用盐水处理,变为氯型,这还可避免处理过程中的pH值变化,并使氧化作用比较稳定。钠型树脂被铁污染后,可用10%的盐酸去再生树脂,即先用动态法进行酸再生处理,***后再用其盐酸溶液浸泡树脂5-8小时,经清洗后,以10%的食1盐水按再生的要求去再生树脂,然后清洗至氯根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