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新技术
在石化和化工制药设备的换热器系统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化工生产和使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被广泛使用在精馏塔的塔顶冷凝器、冷却器和塔底再沸器等。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使用中,积极考虑强化传热的新技术、新工艺,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金属材料的消耗,对推进石油化工制药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管壳式换热器优点:
1、传热系数高:螺纹管是用高导热系数的紫铜或不锈钢制成的内外螺纹相结合的***传热元件,由它制成的螺纹管换热器,在流体阻力不大的情况下,便形成强烈的紊流,极大提高了管内外放热系数。经测试,汽水换热时总传热系数达3000~6000W/m2℃,水水换热时总传热系数达2500~5500W/m2℃。
2、结构紧凑:本产品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大。总传热系数高,故占地面积大大减少,节省材料与空间。
3、不易结垢:由于螺纹管特殊的凹凸形结构,使管内外产生多流层和旋转形冲刷作用,加之管子的热伸冷缩性,管壁内外均不会存留杂质,因此不易结垢,长期运行效果好。
4、不易泄漏:本产品密封周长短,螺纹管的粗螺纹类似膨胀节,自身有补偿能力,换热器热应力小,不易泄漏。
5、安装方便:本系列换热器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型式便于在不同位置安装。
6、强制监检,质量可靠:严格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及相关标准制造,检验及验收,接受《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监督。
管壳式换热器容器大部分采用焊接工艺
必须对焊缝进行消氢处理和焊后热处理。焊接过程中,来自焊条、焊剂和空气中的氢气,在高温下分解成原子状态溶于液态金属中,焊缝冷却时,氢在钢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由于焊缝冷却很快,氢来不及逸出,留在焊缝金属中,过一段时间形成延迟裂纹。焊后对焊缝加热至200℃,16小时,进行消氢处理。焊后热处理有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到A线(相变点)以下某一温度进行保温,然后炉冷或空冷。其只要目的是消除和降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避免焊接结构产生裂纹(氢裂纹),***冷作而损失的力学性能等。需注意的是,管箱设备法兰,为了保证其密封,往往要求整体热处理后,再加工其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