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定期识别不符合的一种方法。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阅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如下:
1、审阅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GB/T24001标准的要求及相关******的要求。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初期,可在外部审核前通过文件审核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整体评审,体系保持阶段可***考查文件修改调整部分的符合性。
2、检查文件部门间、要素间接口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协调且具备逻辑性,引导衔接是否合理。围绕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进行评价:ISO14000认证环境管理的***是“管理其环境因素”。因此,环境管理体系的宏观性评价也可理解为对“环境因素”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的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抓住***,简便易行,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缺点是当重要ISO14000认证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不充分时,很可能使合规性评价出现严重的遗漏,导致评价结论缺乏客观性。因此,必须辅以其他的渠道,去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如相关方的投诉等。由于该标准应用了系统的管理方法,标准中每一条款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以该标准虽然是推荐性标准,***一旦采用就应该完全按标准的要求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不应该选择性地使用标准条款。
ISO14000认证环境***关系按构成要素可分为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类。所谓的主体是指环境权利的享有者和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或者参加ISO14000认证环境***关系享受环境权利承担环境义务的人,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管理主体、开发主体)和污染防治法主体(管理主体、污染防治主体);环境***关系的内容是指ISO14000认证环境***有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总和、包括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受控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客体是主体参加***关系的动机和目的的同意,包括环境资源和环境管理行为两方面。在我国,按照"人"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实施环境保***的人分成以下几类:***立法***、*********、***检察***、***行政***、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这些具体的人在环境港律关系处于不同的角色、对应着不同的环境权利和义务,担负着实施ISO14000认证坏境保***的责任。施行ISO14000系列规范,走我国可持续开展的路途,必将挑选维护环境作为其重要内容,这是***的一致。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 评审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识别环境因素。包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异常条件下(如启动和关闭)、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时的环境因素。 2、确定适用的******和***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 3、评审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包括与采购和合同活动有关的管理惯例和程序)。对照GB/T24001标准的要求和***的各项管理规定和惯例找出不符合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4、评价此前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如有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应急准备与相应程序或预案。ISO9001认证指南***应当不断评价其环境绩效(表现)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各个过程的绩效(表现),以确定改进的机会。
在ISO14001认证标准中,规定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基本步骤如下所述:
1、确定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2、划分作业活动;
3、识别各活动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形成《环境因素清单》;
4、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准则和方法;
5、评价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区域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原则、步骤、方法与其他***是一样的,但由于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主体是***或管理当局,不是具体的生产企业,因此区域自己能控制的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与企业是有区别的。自己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办公和辅助活动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等因素,以及***或管理当局在规划、审批、决策等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中可能由于失误、失职甚至个人或部门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或环境***,这是一种间接的影响。能够施加影响的是区域内相关企***生产、服务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居民日常生活、进行区域的其他人员的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但这种力度远大于一个企业对相关方所施加的影响。可以说后者更是***控制的对象。5)办公室负责将修订后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交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批确认,并在ISO14001认证管理评审上研究变更下年度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