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验中用水和空气来做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喷嘴的出口直径、入口圆角和喷孔内壁表面粗糙度,以及水流量和气路压力对内混式空气雾化性能的影响,***分析粒子索特平均直径(***D)沿喷嘴出口轴向距离的变化规律、液滴尺寸数目分布以及喷雾锥角大小,另外对液滴***D、特征直径以及液滴尺寸发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各因素对喷嘴耗气量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发现:(1)结构参数影响方面,当喷孔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8时,出口直径对***D有明显影响,而内壁表面粗糙度为3.2时,出口直径变化对***D影响不明显;随着喷嘴入口圆角的增大粒子***D减小;随着喷孔内壁表面粗糙度的增***D减小。结构参数变化对粒子尺寸数目分布影响较大,且因为大粒子的影响,***D较小的情况不一定小粒子数目比较高
干雾除尘原理
干雾抑尘是利用干雾喷雾器产生 10 μm 以下的微细水雾颗粒( 粒径在 2?8~ 10 μm 的雾称为干雾; 粒径在10~ 50 μm 的雾称为湿雾), 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相互粘结、凝聚增大, 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
干雾抑尘效果
减少了原料在翻车过程中的损失量。
减少用水量原喷水装置喷水量大,使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喷水量减少了一半以
上。
减少了清理的劳务费用 使用原喷水抑尘装置, 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来清理翻车机房卸料池。使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 无需频繁清理, 相应的费用减少。
粉尘污染产生的原因是:当物料落下,由于落差大,冲击强烈,从而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扩散到空气中.
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能较快地落下地.称为降尘.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称为飘尘.为了彻底治理污染源.有必要对粉尘过滤理论进行研究.
为了提高捕尘的效率,经研究证明:
1.捕尘效率与水雾与粉尘气流的相对速度成正比.
2.捕尘效率与水雾粒子的直径成反比.
3.表面活化剂的加入会提高捕尘效果.
为了空气中 10微米以下的飘尘,那么水雾的直径必须小于10微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