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S系列盒式交换机介绍!帮你了解华为产品!
根据三层特性,区分产品形态
华为盒式交换机分为S1700、S2700、S3700、S5700和S6700。
从产品功能上来看,S1700、S2700、S5700LI是二层交换机;而S3700、S5700(S5700LI除外)、S6700是三层交换机。
(P.S.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相比,多支持了动态路由协议等三层特性。当然,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是三层特性也没关系,小编我已经帮你总结在帖子***后的小贴士。)
客户需求变化,57见招拆招
S5700是华为在企业网***早推出的交换机。那为什么S5700LI和其他S5700不一样,是二层交换机呢?
S5700LI是S5700的精简型的意思。S12700支持8*100GE、16*40GE、48*10GE等高密板卡,满足数据中心核心、汇聚节点海量数据吞吐能力。而出精简型的目的主要是迎合各个项目的定制需求,是目前华为的明星产品之一。例如小编在上海时遇到一个项目,产品经理给了个报价,客户提出只想用S5700透传一下,不需要三层的功能,希望华为卖便宜点,但是接口必须是48个千兆电口。
当然,既然有精简S5700的需求,也就有增强S5700的需求。利用DHCPSnooping的信任端口特性,还可以保证DHCP服务器的合法性。于是S5700又推出了增强型S5700EI和S5700HI。为了命名统一,原来的S5700的标准型也改名为S5700SI。也就是说,性能和特性丰富程度上精简型S5700LI lt; 标准型 S5700SI lt; 增强型S5700EI lt; S5700HI。其中特性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
万兆接口时代,67肩负重任
随着网络进入万兆接口时代,华为在S5700的基础之上,推出了S6700EI。
S6700是业内性能的交换机之一,同时提供48个全线速万兆接口。吞吐量就像是立交桥的车流量,是三层交换机重要的一个参数,标志着交换机的具体性能。在数据中心中,S6700作为接入层交换机提供万兆服务器接入方案。在企业网络和园区网中,S6700下行通过千兆接口连接接入交换机,提供高性能大容量交换,上行通过万兆光口接入核心交换机,构成万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企业网全网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高带宽、多业务的需求。百兆接入桌面,27应运而生
S6700解决了万兆骨干的难题,百兆到桌面的需求,华为推出S2750百兆交换机解决。
在企业网络和园区网中,S2750通过百兆接口接入终端用户,上行通过千兆接口接入汇聚层交换机。S2750提供PoE、Voice VLAN、NAC等功能,可以轻松的提供多样化的桌面接入功能。
盒式交换机网络位置汇总
S3700可以看成支持部分三层特性的S2700,下行是也百兆接口,2014年已经不出新版本了;S1700可以看成是S2700的硬件分支款型,小编我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多做唠叨了。综上所述,华为盒式交换机在网络中的推荐部署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网络交换机接口知识总结!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交换机是使用非常广泛的网络设备,多台网络设备的局域网,交换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各种交换机接口
1、RJ-45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
2、SC光纤接口
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光纤接口类型很多,SC光纤接口主要用于局网交换环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了这种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C光纤接口。S3700支持线速的跨VLAN组播功能,支持***端口的组播负载分担,支持可控组播,充分满足IPTV和其他组播业务需求。
3、AUI接口
AUI接口专门用于连接粗同轴电缆,早期的网卡上有这样的接口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组成网络,现在一般用不到了。
AUI接口是一种"D"型15针接口,之前在令牌环网或总线型网络中使用,可以借助外接的收发转发器(AUI-to-RJ-45),实现与10Base-T以太网络的连接。
4、FDDI接口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较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由美国***标准化***(ANSI)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FDDI使用双环令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
CCDI是FDDI的一种变型,它采用双绞铜缆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为100Mbps。
FDDI-2是FDDI的扩展协议,支持语音、视频及数据传输,是FDDI的另一个变种,称为FDDI全双工技术(FFDT),它采用与FDDI相同的网络结构,但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00Mbps。
由于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具有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等多种优点,常用于城域网、校园环境的主干网、多建筑物网络分布的环境,于是FDDI接口在网络骨干交换机上比较常见,现在随着千兆的普及,一些千兆交换机上也开始使用这种接口。
5、调试接口
这个接口我们知道,它是用来配置交换机的,所以只有网管型交换机才有。其实,如果工程不是太大,可以按经验进行选择,比如H3C等16口百兆交换机,可以支持720P摄像头满配(14~15个),TP-LINK铁壳16口百兆交换机,可以支持720P的摄像头12个左右。而且还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网管型交换机都有,那是因为交换机的配置方法有多种,如通过Telnet命令行方式、Web方式、TFTP方式等。虽然理论上来说,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必须通过调试(控制)端口,但有些品牌的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在出厂时就已配置好了,不须要进行诸如IP地址、基本用户名之类的基本配置,所以这类网管型交换机就不用提供这个调试接口了,而且就目前来说还占多数。这类交换机通常只需要通过简单的Telnet或J***a程序的Web方式进行一些配置即可。
当然也有一些交换机还是提供了调试接口的,但要注意的是,用于交换机配置的调试端口并不是所有交换机都一样,有的采用与Cisco路由器一样的RJ-45类型调试接口。
中型企业交换机组网方式
中型企业网对于用户数量超过5000但是少于10000的企业网,我们的组网方案为:
随着网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只使用一台3层交换机作为网络核心交换可能会降低网络的处理性能,***大的原因就是:所有用户产生的流量都会到达这台设备,那么它需要处理的协议数据报数量也就非常庞大,假设每秒钟每个用户产生2个广播报文(比如ARP请求/或者DHCP请求,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这台3层交换机的CPU必须对这样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每秒这台交换机上的CPU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为:5000(用户)*2 =10000,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因此如果对于这样规模的网络仍然只有一台核心设备,那么其CPU将会非常繁忙,在应答用户的数据时延迟必然加大,给用户的感觉就是网络的速度好象变慢了。该系列交换机端口支持GE和10GE灵活接入,自动识别安装光模块类型,从而很大程度保护用户***和确保使用的灵活性。
因此,需要多个3层交换机来分担这种压力,这就是网络中出现多个3层交换机的原因在3层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上,可以把多个千兆链路聚合后形成1个更高速率的连接(比如4G),这样,在多个3层交换机之间并不会导致数据阻塞,仍然保持了网络的高速交换特性。比较本方案与前面介绍的中小型企业网的方案,可以看到,网络仅仅需要添加3层交换机以及2层交换机,以前的设备都仍然在使用并且对原有网络几乎不需要改动,因此网络升级花费少,任务量也小。再按一次则切换到Stack模式,此时业务接口指示灯暂时用来指示堆叠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