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笼的制作方法
钢筋笼每隔2M左右采用加强筋成型法。加强筋设在主筋内侧,并用三角内撑将它加固,在加强筋外侧点焊主筋,主筋与加强筋必须垂直,再绑扎箍筋,钢筋笼的加工,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和规范要求,分段制作的钢筋笼的长度以钢筋的定长为宜,但不宜短于6m,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且两钢筋轴心在一直线上。为避免灌注导管挂笼及钢筋笼上浮,笼底钢筋可略成喇叭状。在夜间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焊缝的饱满程度。焊条规格有特定的要求,立焊难度很大,采用立焊还容易发生漏电事项,施工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钢筋地笼出现上浮的原因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当混凝土面上返到达钢筋地笼底端时,由于导管埋深较浅,混凝土灌注量相对过大,导致混凝土上返速度过大,产生很大的上冲力,从而托起导管和钢筋笼上浮。由于初灌混凝土一直处于钻孔内已灌注混凝土的上部,一旦混凝土出现易离析、初凝时间短、坍落度损失大等质量问题,时间稍长就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变差,使上部的初灌混凝土出现凝固的趋势。
钢筋笼的加工
钢筋笼长度63.6米,分24m、24m、15.6m3段进行加工,钢筋笼加工采用铅丝绑扎和U型螺栓加固的方法,各节钢筋笼在制作平台上一次成型并在起吊竖直后进行对接,对接采用U型螺栓连接件连接。连接Ubolts使用数量经计算后确定,上下截钢筋笼对接时钢筋搭接长度1800mm。钢筋笼底部应用引绳绑牢,由人牵引,防止钢笼竖直后在空中摆动。起吊完成后,拆去副吊钢丝绳,由主吊***调运钢筋笼至槽段边。下放钢筋笼应缓慢进行,钢筋笼应对准槽段的中心,垂直准确下放,其与相邻槽段的接头面应有一定的保护层距离。***终将钢笼搁置在导墙上进行对接工作,对接完成后,经检查合格,才能继续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