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砌体工程
圬工标准惯例:垂直和水平接缝应填充砂浆,接缝应均匀一致。不得出现透明缝、盲缝和假缝,以防止抹灰层开裂和渗漏。
临时休息时,不能离开斜如果,可以离开直如果,但直如果必须使凸如果。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筋,超过120mm墙厚放置2φ6拉结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预埋长度距留槎处每边不应小于500mm,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该有一个90度的钩子。保证墙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抹灰层开裂。
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的接缝应采用马牙砌筑,先退后一步,按要求进行施工,沿墙体高度每500mm设置2φ6拉杆。构造柱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墙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抹灰开裂。
为了保证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和两次浇筑时结合面的密实性和完整性,一般采用漏斗形模板浇筑,浇筑前留有部分和模板进行湿砌筑,有利于构造柱的成型质量。
过梁设置、截面、钢筋及两端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门窗过梁≥1200毫米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
距底板5cm处绑扎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筋,柱插筋上部再绑扎一道***筋,上下箍筋及***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筋在基础混凝土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
钢筋保护层
4.1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为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1、基础中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2、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保护层厚度应按表的规定增加40%;
3、当梁柱纵筋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
4、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4.2墙体钢筋绑扎时设置水平、竖向梯子筋,用以控制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和钢筋位移,设置梯格的位置可不设垫块。
4.3、用于控制柱主筋位移及保护层的定距框,使用前进行修整。
水平筋要求保证水平,立筋保证垂直:梯子筋尺寸焊制时严格控制,保证准确。墙体加梯子筋间距不大于2m。上、中、下有三根(宽度比墙体宽度短2mm)钢筋作为模板***筋,要求两头点防锈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