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油添加剂基础知识
(1) 清净分散剂:吸附氧化产物,将其分散在油中。
(2) *氧抗腐剂: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
(3) 极压抗磨剂:在摩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的物质,节省油耗和振动噪音。极压剂:大部分都是硫化物、氯化物、磷化物,在高温下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润滑性的物质,在苛刻条件下提供润滑。
(4) 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摩擦面的直接接触。
(5)抗*防胶剂 :用作汽*、润滑油、石蜡等产品抗*、防胶剂,橡胶塑料的防老剂。
(6) 增粘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俣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
(7)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8)降凝剂:降低油品的凝固点,改善油品低温流动性 。
(9)抗泡剂:
使气泡能迅速地溢出油面,失去稳定性并易于破*,从而缩短了气泡存在的时间。
(10)破乳剂 :
对油品有很高的降解性能及水萃取性。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润滑油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的润滑油因其基础油之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和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润滑油是*高等级的。
二者*大差别在于: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以及成本更高;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矿物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在磨合期内一般选用粘度级别为15W/40或40的润滑油进行磨合。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矿物油长很多,因此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多少。
4种方法鉴别润滑油:
1、闻味法,抽出润滑油尺凑近鼻子闻一闻,若有极强的酸臭味,说明润滑油已经变质,应该更换。
2、手捻法,将取出的旧润滑油用大拇指与食指反复研磨,质量好的手感有润滑性、磨屑少、无磨擦感。如感到有杂质,粘性差,甚至发涩,应该更换。
3、辨色法,取一张干净的白滤试纸(可用好一点的面巾纸),滴数点旧润滑油在纸上,待润滑油渗漏后,质量还好的润滑油无粉末、用手摸去干而光滑,且***浸润带清晰。呈深黑褐色,有杂质,应该更换。
4、光照法,取出润滑油尺高举45度,在光照之下观察润滑油油滴,可清晰看到油滴中无磨屑末为良好。若磨屑末多,应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