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程序
1 目的
确定可能影响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遇到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使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危害降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的实施;
3.2 人事课是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响应的策划,指导和监督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3.3 各责任部门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本程序及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准备和响应措施并实施;
3.4 人事课负责进行各种应急预案及准备和响应措施相关内容的培训。
4 工作程序
4.1 识别潜在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a﹚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包括火灾、水灾、流行性***病、生物事件、阴谋***、能源故障、直接环境的突然污染、出现新的危害等;
b﹚公司也可能面临“商业”风险或消费者关注的问题,或基于食品危害不科学的媒体宣传,这可能成为食品安全的“***”从而对食品安全管理带来影响。
4.2 分析原因并制定应急预案
4.2.1 人事课对以上潜在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逐一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a﹚在人事课的指导下,各部门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制定本部门的《灭火预案》、《预案》;
b﹚人事课编写《停水、停电、停油预案》和《柴油泄漏预案》,编入工作手册;
c﹚人事课定期***培训,加强员工对生物主义、阴谋***等情况的识别和预防知识;
d﹚当直接环境因***化学物品等突然污染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漫延,隔离受污染环境下的与食品相关的物品,同时报告人事课,待***人员评估后作出处理意见;
e﹚人事课收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时事新闻资料,通过网络、会议等途径向各部门负责人传达;各部门应通过报章杂志、网络等渠道了解、学习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人事课收集并汇总食品安全方面的社会动态资料,形成专题培训教材定期培训,以增加紧急情况出现时各部门的应变能力。
4.2.2 人事课定期***对应急预案的评审,并对新出现的危害编制相应的预案或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4.3 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的演练
4.3.1 人事课应定期***各种预案的演练,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编写《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措施报告》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5 相关文件
5.1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Y—FP—15
6 记录
6.1 《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措施报告》 QY—JL—0
实施ISO22000体系有以下优越性:
1.强调识别并预防食品污染的风险,克服食品安全控制方面传统方法(通过检测,而不是预防食物安全问题)的限制;
2.有完整的科学依据;
3.由于保存了公司符合食品安全法的长时间记录,而不是在某一天的符合程度,使***部门的调查员效率更高,结果更有效,有助于***方面的***人士开展调查工作;
4.使可能的、合理的潜在危害得到识别,即使以前未经历过类似的失效问题。因而,对新操作工有特殊的用处;
5.有更充分的允许变化的弹性。例如,在设备设计方面的改进,在与产品相关的加工程序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提高等;
6.与质量管理体系更能协调一致;
7.有助于提高食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食品安全的信誉度,促进贸易发展。
审核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阶段是进行文件审核,包括SSOP计划、高标准程序、员工培训计划、设备***计划、ISO22000计划等。。第二阶段审核必须在审核方的现场进行。审核组将主要评价ISO22000体系、高标准或SSOP的适宜性、符合性、有效性。其中会对***的监控、纠正措施、验证、监控人员的培训教育,以及在新的危害产生时体系是否能自觉地进行危害分析并有效控制等方面给予特别的注意。
现场审核结束,审核小组将根据审核情况向申请方提交不符合项报告,申请方应在规定时间内采取有效纠正措施,并经审核小组验证后关闭不符合项,同时,审核小组将终审核结果提交认证机构作出认证决定,认证机构将向申请人颁发认证证。
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意义
ISO22000标准适用于食品链中所有的食品生产经营***,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将食品安全进行系统管理,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为目标,以ISO22000原理及其应用体系为核心,***强调对“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进行过程化、系统化和可追溯性控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为此和***质检总局自2002年以来颁布了有关食品市场准入(QS标志)、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和开展HA***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2003年3月在第十届人民***中经全体代表讨论并决定将食品行业划归***药监局管理,此举表明***对食品要像***一样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同时国际社会为了进一步统一规范和强化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管理,国际标准化***(ISO)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我国也将于近期将该标准正式转化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并6 1行业(即罐头、水产品加工、肉及肉制品、果蔬汁、速冻果蔬、含肉和(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和餐饮业,开始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以HA***原理为基础,吸收ISO9001的质量管理理论整合发展为专门适用于食品和相关行业的管理体系。该标准正式发布的意义在于:
1、填补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解决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2、把原HA***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原理提升为完善的和规范的管理体系,更利于使食品安全的管理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
3、把对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从某一个企业扩大到整个食品供应链,即从种养业直至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进行全过程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在某一个小环节的产生,会造成整个食品链安全卫生控制的失败。
4、更强调食品生产者同其各相关方的沟通,以保食品安全。
5、“QS”食品市场准入,解决了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食品的合法性,满足了对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而ISO22000实现了管理的作用和效能,采取了科学的监控方法和措施,强化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把安全隐患通过管理消除在萌芽中。
6、取得了ISO22000体系认证证书,简化“QS”市场准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检查,使企业顺利通过QS的审查(是国监质检函[2002]2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