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电流、高电压增加电缆载流量和横截面体积,电缆重量影响用户体验。标准统一方面,2015年版充电桩国标中的直流充电桩额定电压仅有80A/125A/200A/250A四种口径,而大功率充电桩电流高达350-500A,且大电压、大电流对设备绝缘、冷却以及充电接口标准等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大功率充电技术国标亟待制定。整车企业和充电运营商巨头积极布局大功率充电技术,我国大功率充电***标准制定工作即将启动。
结合车主充电需求,我们认为围绕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交流慢充桩仍然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充电方式。住宅小区私人桩:电动汽车充电首1选。私人桩充电便捷,无燃油车占位、充电桩损坏或不匹配等问题,并且可享受居民生活电价优惠,电动汽车使用成本低至0.1元/km,仅为燃油车的1/5。工作、***和消费场所公共慢充桩:依托生活和工作场景,弥补私人桩不足。


不过小区线路和变压器设计、建造于数年前,并未考虑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影响,电动汽车普及产生的充电容量激增将使小区配电网络超负荷运转。假设小区单台变压器需要为350户住宅家庭提供用电负荷,考虑生活用电以及电梯、车库照明等负荷,则350户住宅家庭总负荷约为1400kw,若35户电动汽车在夜间用电高峰同时使用7kw交流充电桩,小区总负荷将提升至1645kw,较无充电桩情景总负荷提升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