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质梁柱式结构为主导,以砖瓦石为辅助而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看,每个建筑都是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它是由跨距较大的梁、柱为主要的传力体系,无论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由梁柱结构体系承受,并***后传递到基础上。即屋顶、基座、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有木块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建筑梁柱式结构体系,有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
梁柱式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梁柱式木屋虽然制作过程和工艺比较复杂,不过由于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建造传统,还是很容易被广泛接受的。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木结构建筑在强震中坍塌时不会直接伤人致命。现代轻型木结构主要由小规格材作为承重件,因此在坍塌时不会直接挤压致命,木结构建筑在强震中坍塌时会有藏身的生命空间。所以很受大众欢迎,加拿大及北美地区大约90%以上的家庭式住房是木结构的人类使用木结构房屋在全世界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由于木结构墙体的完整性,在震中坍塌时会和梁柱一起形成活命的三角区。由于木结构墙体多为小规格材做成的墙骨柱,当建筑坍塌后很容易打开生命通道进行施救,同时还不会像其他建筑结构会引起的二次坍塌灾害。没有特别笨重的构件,只要采用锯子和撬杠就可轻易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