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的 是为了让孩子掌握课本内容还是为了提升考试分数?
开展学科同步课程的机构,估计只是想到了跟孩子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却没想到教学目的是什么,是否能达到。我们是教记忆为主的,以语文同步课程为例,一篇文章里需要记的东西有多少?1、实用记忆更多的是通过创造能力将新信息和长期记忆去接轨达到***记忆,而竞技这种机械图像动作效果的模式会不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什么?这些是需要先弄清楚的。如果仅仅是记忆诗词的话,一个课本里其实没有多少首诗词,用不着教一个学期。
当然,家长***希望看到的是学习成绩提升。然而,跟着课本去教,学习成绩容易提升吗?很多人可能会这样想,课本内容掌握得更好了,学习成绩当然会提升啊。这就是一个思考的盲点。
再深入想一下,学习成绩是跟课本的关系更大,还是跟考试内容关系更大?毫无疑问是后者。所以传统的辅导机构主要都是题海的战的术,通过做题,把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反复巩固。
所以,从提升成绩的角度,不去研究试卷、不去研究考题,而停留在课本内容的复习,提分效果自然是不乐观的。
与其按照课本进度去教,还不如按照考试的内容去教。
从19世纪90年代,人们就已开始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差别,希望对影响学习方式的元素能有全的面和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育中。
1978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两位教的授做了一个一天当中***的比较。他们根据实验的结果将记忆的***的佳时段分成了以下四个大类:
1大约30%的人在早晨******的佳。这些人在一清醒时就已经做好了吸收新知识的准备。
2大约30%的人在下午******的佳。他们往往在午饭之后才算是真正活了过来。
3大约30%的人在晚上******的佳。他们就是所谓的“夜猫子”。
4大约10%的人没有任何时间偏向性。他们似乎在任何需要进行学习的时候都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的基本功练扎实以后,还有两个基本的训练:
1. 建立***桩子。从头到脚想几个部位,以后就用它们做桩子。
2. 记忆宫殿或者记忆路线:想象出一个房子,或者干脆就是你住的房子,把里面的家具摆设作为桩子;或者想象你熟悉的一条路线,把街边的店铺,景物作为桩子。
3. 建立数字桩,从1到100,每个数字用一个图像代表,建立数字桩。这个比较有用,但是建立起来比较麻烦,你需要先给每个数字固定一个图像,然后记住它们,还必须熟练。不过网上搜索”数字桩“,你可以找到前人已经做好的图像,然后你熟练记忆就行了。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桩子,比如字母桩什么的,都是大同小异。桩子怎么用呢?很简单,把你要记忆的东西,一个个的用第二个步骤的方法”拴在“桩子上就行了。这样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课本的知识点来教的,例如生字、词语、成语、需要背诵的诗词课文等等。因为桩子是固定的,你想到桩子利用做好的串联就能想到你要记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