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橘的修剪要点
1 幼树
幼树阶段主要是培养树形,以拉枝为主,对骨干枝适度短截(生长季节采用摘心),促进分枝,疏除少量过密枝,保留树冠内部和下部辅养枝。主干上萌发的徒长枝视方位和空间确定去留。柑橘根系生长要求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质地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及时抹除砧木萌蘖。在夏梢和早秋梢抽发时,通过抹芽统一放梢,有利于迅速扩大树冠。
2 初结果树
初结果树的修剪以扩大树冠为主,对于方位分布不良的各级骨干枝通过拉枝合理分布。在这个前提下适度挂果,挂果量以能保证秋梢正常生长为宜。
常用抹芽放梢来控制结果和枝梢生长。一般在各次梢抽发时,及时于晴天树上无水时进行抹芽。
对于生长旺盛的初结果树,除了采取地上部缓和生长势外,可于9~10月对地下部进行适当断根或适度干旱,有利于养分积累和枝梢发育。
3 盛果期
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落花落果枝组和衰退枝组。剪除枯枝、病虫枝。对较拥挤的骨干枝适当疏剪开出“天窗”,将光线引入内膛。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对当年抽生的夏、秋梢营养枝,通过短截其中部分枝梢调节翌年产量,防止大小年结果。花量较大时适量疏花或疏果。对无叶枝组,在重疏删基础上,对大部分或全部枝梢短截处理。
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总称。
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
种植柑橘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据研究,柑橘起源于中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在高温或干旱季节宜进行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覆盖物厚度10cm~15cm,但距树干10cm范围内不覆盖。15世纪,葡萄牙人把中国甜橙带到地中海沿岸栽培,当地称为“中国苹果”。后来,甜橙又传到拉丁美洲和美国。1821年,英国人来中国采集标本,把金柑带到了欧洲,1892年,美国从中国引进椪柑,叫“中国蜜桔”。英语把柑和桔总称“曼达宁”(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国珍贵的柑”。温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间守来中国浙江天台山进香,带回柑橘种子,在日本鹿儿岛、长岛栽植,变异选择而来。柑橘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国、中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希腊、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亚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居多。
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病害,苗木和幼龄树发病后1~2年内枯死,成年树发病后在2~3年内丧失结果能力。其症状在初期表现为个别植株的少数新梢上发病,在浓绿的树冠中掺有少量黄梢,俗称插金花或鸡头黄。
防治措施:严格检疫,禁止新区和无病区从病区引进苗木和接穗;培育无病苗木,建立无病苗圃,地点应选择无黄龙病和无柑橘木虱发生的地区,并选用脱毒过的苗木;除虫防治,及时防治传病媒介柑橘木虱;挖除病株,加强检查,及时处理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