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0年前,同济大学潘晓东开展了《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该研究明确提出了早晨和傍晚,车辆迎着太阳光时的交通标志处于逆光环境中,因困难或无法视认交通标志极易让驾驶员产生误判甚至于眩晕。遗憾的是,显著的一个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研究仅仅开展到发现问题的这一步,再无下文。主动发光,让更多的生命受益于道路交通标志产业升级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的交通管理设施,其主要功能:体现道路交通安全法则的效力。
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环境条件下,受限于车辆灯光的光效影响,传统的反光型交通标志形同虚设。
城市商业发达的街区以及广告林立的道路两侧,过度的霓虹灯、照明亮化比比皆是,严重削弱了交通标志在道路系统中的主视认作用。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162 米;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264米;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指路标志的平均有效视认距离为 244 米。
对视认距离进行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视认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 LED 主动发光标志视认效果明显优于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而点阵式 LED 主动发光标志与半透式 LED 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效果则差异不大。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比 V 类反光膜(钻石级)逆反射指路标志的视认距离提升 63% 。在标准化方面,***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员会于2009年9月立项起草《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