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的现代电动螺丝刀产业发展模式
在资源配置方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当前重要的是要化解产能过剩,同时也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作用,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来影响产业发展方向。
随数字化制造的深入,电动螺丝刀市场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国内。电动螺丝刀是数字化制造的组成要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质量的关键手段,在制造成本的改善上,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欧美发达***,电动螺丝刀的消费是机床消费的45%左右,而我国是15%左右。说明我国制造业仍然以低端电动螺丝刀消费为主。换句话说,受电动螺丝刀影响,我国还有大量的数控机床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率。一方面是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还有产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这也是一种潜在的资本低效使用。
目前***提出了提升制造业水平和能力的发展战略,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发挥出来,现代***电动螺丝刀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各方重视,一定会像国外一样,形成产业***财团或大企业集团引导产业发展的格局,这也是现代电动螺丝刀发展遇到的新常态、新机遇。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在电动螺丝刀材料、涂层、装备、测量、切削机理、数学模型和切削等领域处于落后。电动螺丝刀制造相关的装备领域几乎都是欧美发达***。金属切削软件主要是美国的第三波,该公司的AdvantE技鼎eFEM是一款CAE软件,用于金属切削工艺的优化。
国外电动螺丝刀企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水平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是数字化制造业的典范,而国内电动螺丝刀企业生产线上仍是大量六、七十年代的普通设备,数字化、自动化水平远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同时,当今切削电动螺丝刀的技术核心已经转移到电动螺丝刀的数字化建模和设计,以及电动螺丝刀材料和涂层上。而简单的标准电动螺丝刀截形计算、几何角度、热处理等传统电动螺丝刀的核心技术,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数字化制造时代,世界各国都很难再将各工厂个性化的数字化加工特点,以及标志着各电动螺丝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材料和涂层用统一的***或行业标准规范起来。国外,符合***标准只是产品的市场准入条件,在竞争中生存发展靠的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电动螺丝刀企业的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技术指标上要高于***标准。
电动螺丝刀随数字化制造一起成长,制造业对电动螺丝刀的认识,以及对电动螺丝刀的使用和要求已经升级,而电动螺丝刀企业自身也经历了碳素工具钢、高速钢向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的升级,电动螺丝刀的技术、研发、营销、服务体系比之前要更复杂,换句话说,电动螺丝刀的模仿越来越难,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型电动螺丝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越来越小,行业的竞争已是标准的竞争,已经形成电动螺丝刀企业或电动螺丝刀用户自定企业标准的格局。
可以说,伴随电动螺丝刀的技术演进,技术的复杂度和前沿性越来越强,小企业不能在电动螺丝刀材料、涂层等领域形成大的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不能建立自己的标准,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占据主动,这也是国外电动螺丝刀行业通过并购形成少数跨国电动螺丝刀集团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些也是现代电动螺丝刀发展必须适应的新常态,同时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