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假肢工作原理
肌电假肢就是用微小的肌电电位差信号来作为控制和操纵肌电假肢各种功能的初始信号。肌电电压信号通常室通过两个被安置在残肢皮肤表面上的电极来测取的。通过电极中的放大器,可以对测取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这个经放大的电压信号就可以被用来控制肌电假手的张开、合闭和旋转等动能了。
患者残肢肌肉收缩时,会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皮肤表面产生可被测取的微小电位差,这种肌电电位差信号传递到微感器,经电极中的放大器进行放大,成为控制信号,输入微电脑,再由微电脑发出活动指令,通过微型马达等驱动系统带动义肢指骨关节张合。
假肢结构分类,上肢主要按照动力结构方式分类,下肢主要按照膝关节结构分类。
上肢假肢,按照结构可分为:被动型假肢(美容手):被动假肢在佩戴时是静止的状态,没有可以自主移动的部件,但可在佩戴前调节其配置(张开的幅度等)。其主要功能是社交、美化,某些特定形状的被动假肢也可满足某些工作场合的特殊需要。身体动力型假肢(索控式假肢):利用牵引装置,通过肩部的不同运动,实现开手,屈肘,锁肘等动作肌肉电信号型假肢:通过探测断肢部位的生物电信号,经放大传输至微型电脑发出活动指令,进而控制微型电机等驱动系统带动指骨关节张合。
下肢假肢,按照结构可分为:铰链式假肢:以铰链结构稳固膝关节,依靠大腿上部勒紧固定髌韧带承重小腿假肢:以髌韧带为主要承重部位,分为环带式(PTB)、楔子式(KBM)和包膝式(PTES),分别适用于不同部位的截肢患者骨骼机械传动假肢:通过由轴承、齿轮、连杆等复杂机械结构组合而成的外骨骼式假肢,用以还原人类下肢的步态液压、气压传动假肢:在原有的机械关节基础上,增添气压或者液压助力,用于更好地控制关节的屈曲与伸展,使步态更加柔和自然。
假肢厂家分享初装假肢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初装假肢,要循序渐进,初次的训练尽量不要超过半天,如果没有出现无痛感次日可继续练习。当发现承重部位磨擦疼痛时,摘下假肢后,在疼痛部位涂抹些清凉油,如表皮磨破,应改用无剌激性的药膏。待消仲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
患者进行训练时先以室内活动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时才可到户外练习。 假肢厂厂家一般距很多残友家较远,长时间出远门又有费用问题,患者往往不可能在厂家训练好再离开,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
所以,患者初次安装是有很多方面要进行注意的,首先是要适应假体,勇敢的穿上假体慢出第1步是醉重要的,然后在进行***训练,才能帮助我们进行适应假肢,让假体和真实的部位没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