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控制柜梯形图
继电器元件状态切换过程不同于电气元件
梯形图中继电器元件的状态切换只是PLC对存储位的状态数据的操作,如果PLC对常开触头等效的存储位数据赋值为“1”,就完成动合操作过程,同样如对常闭触头等效的存储位数据赋值为“0”,就可完成动断操作过程,切换操作过程没有时间。而电气元件线圈、触头进行动合或动断切换时,必定有时间,且一般要经过先断开后闭合的操作过程。
梯形图中继电器所属触头数量与电气元件不同
如果PLC 从输入继电器I0.0相应的存储位中取出了位数据“0”,将之存入另一个存储器中的一个存储位,被存入的存储位就成了受I0.0继电器控制的一个常开触头,被存入的数据为“0”;如在取出位数据“0”之后***行取反操作,再存入一个存储器的一个存储位,则该位存入的数据为“1”,该存储位就成了受继电器 I0.0控制的一个常闭触头。
只要PLC内部存储器足够多,这种位数据转移操作就可无限次进行,而每进行一次操作,就可产生一个梯形图中的继电器触头,由此可见,梯形图中继电器触头原则上可以无限次反复使用。
但是PLC内部的线圈通常只能引用一次,如需重复使用同一地址编号的线圈应慎之又慎。与PLC不同的是电气元件中触头数量是有限的。
梯形图每一行画***则为从左母线开始,经过触头和线圈(或功能方框),终止于右母线。一般并联单元画在每行的左侧、输出线圈则画在右侧,其余串联元件画在中间。
基本要求
1、按图施工、连线正确。
2、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 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
3、采用线束布线时固定线束应横平竖直布置并应捆扎和固定,捆扎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300mm,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宜大于400mm。
4、同一列器件的线号读向尽量保持一致。惯例为从左到右,从下到上,从内到外。
5、二次线截面积要求:单股导线 不小于1.5mm2,多股导线 不小于1.0mm2,弱电回路 不小于0.5mm2,电流回路 不小于2.5mm2,保护接地线 不小于2.5mm2;
6、所有二次回路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连接头只能位于器件的接线端子或接线端子排上。
7、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允许接2根线。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8、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指断路器、接触器等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
9、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
10、电流回路宜经过试验端子(作用可以不拆线直接测电流)接至测量仪表。
11、多股导线端部应加冷压端头接线。弱电回路中截面面积小于1mm2的单股导线应采用锡焊或其它合适的方式接线。
12、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13、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1)硬导线的剥线长度:10 mm左右2)软导线应套上线鼻子压紧后后再插到端子,注意铜线芯不要露出线鼻子且要压实。
3)合格压接。
4)不合格
5)导线插入端子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上部不能露铜。
14、屏蔽电缆的连接:1)拧紧屏蔽线至约15 mm 长为上;2)用线鼻子把导线与屏蔽压在一起;3)压过的线回折在绝缘导线外层上;4)屏蔽线采用单端接地。
15、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
PLC综合控制柜简介
PLC综合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大小,进行组合,既可以实现单柜自动控制,也可以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CS)控制系统。 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