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炉超压事故的处理方法!
锅炉作为企业生产***重要的一员,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但锅炉出现的问题很多,多是由企业操作不当,***不当,使锅炉出现故障!那么接下来几期就给大家介绍下锅炉所出现的事故!
锅炉超压事故
1、锅炉超压的现象
⑴汽压急剧上升,超越答应工作压力,压力表指针超“红线”安全阀动作后压力仍在升高。
⑵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动作时,应发出超压报警信号,中止送风、引风、给煤。
⑶蒸汽温度升高而蒸汽流量减少。
2、锅炉超压的处理
⑴迅速削弱燃烧,手动开启安全阀或放气阀。
⑵加大给水,同时鄙人汽包加强排污(此刻应注意保持锅炉正常水位),以下降锅水温度,从而下降锅炉汽包压力。
⑶如安全阀失灵或全部压力表损坏,应紧急停炉,待安全阀和压力表都修好后再升压运行。
⑷锅炉发作超压而危及安全运行时,应采纳jiang压措施,但严禁jiang压速度过快。
⑸锅炉严重超压消除后,要停炉对锅炉进行内、外部检验,要消除因超压造成的变形、渗漏等,并检修不合格的安全附件。
热水锅炉循环水系统相关问题
一、热水锅炉循环水系统应有下列防止热水循环泵突然停转后,炉水汽化和产生水锤的保护措施:
1. 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设置有止回阀的旁通管,其管径应与母管相近,且旁通管截面积不应小于母管截面积的1/2;止回阀水流方向应与水泵的水流方向一致。
2. 在循环水泵的进水管段上设置重锤式微启式安全阀,其超压泄水管可接入开式给水箱或排水沟。
二、热水锅炉房循环水系统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台锅炉出水管上应装截止阀或闸阀,锅炉进水、补给水管上应设截止阀和止回阀。
2. 热水锅炉并联运行时,每台锅炉的进水管上应装设调节阀,使并联锅炉出水温度的偏差不超过10℃。
3. 锅炉出水管的高处和易聚集气体的部位应装设集气和排气装置,排气阀不应小于DN20。
4. 系统低处和低凹处,应设置泄水管和泄水阀。
5. 应在热水系统回水母管便于清掏的位置装设除污器, 除污器前后应有压力表和关闭阀, 并有比主管小1~2号的旁通管。
6. 有多个供热点的锅炉房宜设置分水器和集水器,分水器和集水器应配置泄水阀、温度计、压力表等。
三、热水循环泵的选择,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泵的总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G ── 水泵流量(t/h);
Q ── 总供热量(kW);
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05~1.1;
tg ── 供水温度(℃);
th ── 回水温度(℃);
G0 ── 旁通流量(t/h),不设旁通时G=0。
2. 水泵扬程应按下式计算:
H=1.1(H1 H2 H3 H4)
H── 水泵扬程(m);
H1 ── 热水锅炉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8~15 m;
H2 ── 锅炉房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压力损失(m),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5~10m;
H3── 锅炉房至***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压力损失(m);
H4 ── ***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压力损失(m)。
3. 循环水泵应选特性曲线较平缓的泵型,并联运行的水泵型号宜相同。
4. 循环水泵的泵体,应能承受系统静水压力和运转增加的压力。
四、热水锅炉循环水系统的定压、补水、膨胀设计。
1. 采暖热水水的循环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宜按系统水容量的1%计算。系统水容量应经计算确定;
2. 循环水系统的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侧母管上;当补水压力低于补水点压力时,应设置补水泵。
3. 补水泵应按下列要求选择和设定:
(1)各循环水系统宜分别设置补水泵;
(2)补水泵扬程应保证补水压力比系统补水点压力高30~50kPa, 当补水管较长时,应注意计算补水管阻力;
(3)补水泵总小时流量宜为系统水容量的5%,不得超过10%;系统较大时宜设置2台泵,平时使用1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注意:系统较大时补水泵流量过大,会使膨胀水箱(或膨胀罐)调节容积过大;当采用变频泵时,水泵长期在低转速下运行效率较低;因此建议设置2台补水泵。
4. 闭式循环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方式,应根据建筑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宜符合以下原则:
(1)条件允许时,尤其是当系统静水压力接近冷热源设备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时,宜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
(2)当设置高位膨胀水箱有困难时,可设置补水泵和气压罐定压。
(3)当采用对系统含氧量要求严格的散热设备时,宜采用能容纳膨胀水量的下列闭式定压方式或其他除氧方式;
(4)采用高位常压密闭膨胀水箱定压;
(5)采用隔膜式气压罐定压, 且宜根据不同水温时气压罐内的压力变化确定 补水泵的启泵和停泵压力。
注意:由于以下原因,会使空气不断进入系统,使循环水中含氧量升高,腐蚀钢制散热器等:
(1)高位开式膨胀水箱的水面接触大气;
(2)采用气式膨胀罐,空气与水直接接触;
(3)采用膨胀罐或变频泵,将膨胀水量回收至接触大气的开式补水箱时,水面接触大气,且又不断地向系统补水。
因此,为减少系统含氧量,宜采用能容纳膨胀水量的闭式定压方式。







1、浪费燃料
锅炉结垢后,使受热面的传热性能变差,燃料燃烧所放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锅水中,大量的热量被烟气带走,造成排烟温度过高,排烟若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为保持锅炉额定参数,就必须多投加燃料,因此浪费燃料.大约1毫米的水垢多浪费一成燃料.
2、受热面损坏
结了水垢的锅炉,由于传热性能变差,燃料燃烧的热量不能迅速地传递给锅水,致使炉膛和烟气的温度升高.因此,受热面两侧的温差增大,金属璧温升高,强度降低,在锅内压力作用下,发生鼓包,甚至.
3、降低锅炉出力
锅炉结垢后,由于传热性能变差,要达到额定蒸发量,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但随着结垢厚度增加,炉膛容积是一定的,燃料消耗受到限制.因此,锅炉出力就会降低.
4、腐蚀
金属***:水中含有氧气、酸性和碱性物质都会对锅炉金属面产生腐蚀,使其壁厚减薄、凹陷,甚至穿孔,降低了锅炉强度,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运行.尤其是热水锅炉,循环水量大,腐蚀更为严重.
5、汽水共腾
产生汽水共腾的原因除了运行操作不当外,当炉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磷酸钠、油脂和硅化物时,或锅水中的有机物和碱作用发生皂化时,在锅水沸腾蒸发过程中,液面就产生泡沫,形成汽水共腾.
不经过软化的水,易于结垢。由于蒸汽不断蒸发,锅炉内水的钙、镁、杂质浓度非常高——是自然水的30—50倍,其结垢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只需半年至一年,就可结垢1—2mm。水垢的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引起锅炉爆裂!水垢和金属的导热性能对比。
水垢导热性能只有金属的0.5%左右,在锅炉结垢后,要想达到无水垢时的热效,就要提高受热面的温度,如:炉壁温为250℃,当结垢1mm时,要达到同样的热效,壁温要提高到650℃,此时热吸收率极低,能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