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颗粒压缩成型工艺形成有多种,根据主要工艺特征的差别,可划分为施压成型、热压成型和炭化成型三种基本的类型。
炭化成型工艺炭化成型工艺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将生物质原料炭化或部分炭化,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黏结剂挤压成型。实际上,具有清洁、可再生、分布广泛的生物质能源是人类***早使用的能源,只是在石油化工、煤化工兴起后被逐步取代。由于原料纤维结构在炭化过程中受到***,高分子组分受热裂解转换成炭,并释放出挥发分(包括可燃气体、木醋液和焦油等),因而其挤压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成型部件的机械磨损和挤压加工过程中的功率消耗明显降低。但是,炭化后的原料在挤压成型后维持既定_形状的能力较差,储存、运输和使用时容易开裂或破碎,所以采用炭化成型工艺时,一般都要加入一定量的黏结剂。如果成型过程中不使用黏结剂,要保护成型块的储存和使用性能,则需要较高的成型压力,这将明显提高成型机的造价。
木质颗粒燃料的发展概况
木质颗粒燃料的发展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 能源短缺时期,当时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家具、造纸 等工厂的木材废料,产生的能源用于替代电能、薪炭 燃料、化石燃料等。目前来看,秸秆资源化、商品化程度低,相关企业规模小,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期间发生的石油危机,还促使丹 麦开始研究木质能源发电技术,自1988年诞生了世 界上第1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以来,已有130家秸 秆发电厂遍及丹麦,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能 源消费量的24%以上。
目前在美国,15%的谷类作物用于生产非柴油 运输燃料,其中乙醇生产的增长速度较快。美国能 源部已制定了至2010年兴建以农作物为原料、大规 模一体化的生物炼油厂发展计划,预计到2030年,
生物质能源有望分别占美国发电量的5%、运输燃 料的20%和***生产量的25% ,即相当于现有石 油消费量的30%。还有许多新兴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正处于研发示范阶段,渴望在未来二十年内逐步实现工业化、商业化应用,主要是以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以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等。世界瞭望学会预测,采用新技术 后,在今后25年内,生物质燃料可望占美国运输燃 料的37%,如果汽车燃料经济性提高1倍,使用比 例可提高到75%左右。
为了节省***和石油,减少CO2和SO2的排 放量,美国***大力倡导使用木质颗粒燃料,并给予 适当补贴,已有部分发电和供热的燃料被木质颗粒 燃料所取代。与太阳能一样,生物质能是非化石能源中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被称作世界第四大能源,在国内蕴藏体量庞大。此外,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极大 推动木质颗粒燃料的发展。2005年,美国林地提供 了 3 68亿t木质燃料资源用于能源生产,其中不包 括目前无法到达的林区和环境敏感地区的林地。木 质燃料资源利用约占美国能源需求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