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块化的PLC编程语言
PLC编程语言符合IEC 61131标准。其中比较主流的语言是模块化的编程语言,也即IEC 61131-3语言。由于所有的PLC生产厂家都必须遵循IEC 61131标准,因此深入学习某一款PLC后,其它的PLC大体上是类似的。
学校PLC课本上讲解时一般都用T形图。这是很落后的一种编程方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务必改用模块化编程方式。
之所以要摒弃T形图的编程方法,是因为T形图有很多局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三个开关量在T形图上构成三角形时,这个T形图是无法执行的,必须用三角-星转换为星形结构才行。这种问题在模块化编程语言中根本就不会出现。由于T形图的局限性,纯T形图程序中也开始配套模块图了。
想要了解更多的PLC控制柜的相关信息,欢迎拨打图片上的***电话!
PLC控制柜的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 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01电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 10%( 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02***处理单元(CPU)***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然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PLC控制柜的柜体通风系统设计
柜体通风方案,采用前门下进风上出风的形式,后门不加进出风孔。进、出风口分别装1个通风过滤器来防尘,外形尺寸320mmamp;times;320mm,进出风面积约008平米。由于PLC柜内的元件发出的热量较少,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即可,如果要加快风速,可在门板上半部的出口过滤器上,加装1个轴流风机,向外排风,柜体的顶盖没有通风孔,装无孔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