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疲劳伤损的形成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阶段是钢轨踏面外形的变化,如钢轨踏面出现不平顺,焊缝处出现鞍形磨损,这些不平顺将增大车轮对钢轨的冲击作用;第二阶段是轨头表面金属的***,由于轨头踏面金属的冷作硬化,使轨头工作面的硬度不断增长,通过总质量150~200Mt时,硬度可达HB360;此后,硬化层不再发生变化,对碳素钢轨来说,通过总质量200~250Mt时,在轨头表层形成微裂纹。对于弹性非均等的线路当车轮及钢轨肯有明显不平顺时,轨顶面所受之拉压力几乎相等,若存在微型纹,同时挠曲应力与残余应力同号,会极大的降低钢轨强度。第三阶段为轨头接触疲劳的形成,由于金属接触疲劳强度不足和重载车轮的多次作用,当***大剪应力作用点超过剪切屈服极限时,会使该点成为塑性区域,车轮每次通过必将产生金属显微***的滑移,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这种滑移产生积累和聚集,***终导致疲劳裂纹的形成。随着轴载的提高、大运量的运输条件、钢轨材质及轨型的不适应,将加速接触疲劳裂纹的萌生和发展。以往我们乘坐火车时听到“格隆、格隆”的声音正是火车车轮压过轨缝时产生的。
轨头核伤是******的一种伤损形式,会在列车作用下突然断裂,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轨头核伤产一的主要原因是轨头内部存在微小裂纹或缺陷(如非金属夹杂物及白点等),在重复动荷 载作用下,在钢轨走行面以下的轨头内部出现极为复杂的应力组合,使细不裂纹先是成核,然后向轨头四周发展,直到核伤周围的钢料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抵抗,钢轨在毫元预兆的情况下猝然折断。所以钢轨内部材质的缺陷是形成核伤的内因,而外部荷载的作用是外因,促使核伤的发展。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重轨的存在的确丰富了日常生产需求,为保障钢材产品的发展壮大提供着支持帮助,要了解,重轨其他方面的使用维护技巧,希望您可致电公司咨询。核伤的发展与运量、轴重及行车速度、线路平面状态有关。为确保行车的安全,对钢轨要定期探伤。
验收注意 (1)到货应严格按照合同及附件规定,在索赔期内完成质量把关的一般检验。 (2)在钢轨的品质保证期内,要注意钢轨的质量变化。严格来说,铁路工务部门会定期收废旧钢轨,把换下来的有磨损而无法继续使用的钢轨丢在铁路两侧。近年曾发生几起进口钢轨的实际运行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的索赔案,经检验检疫机构运用超声波探伤等检测手段判明为轨内裂、轨面剥离等缺陷,出具检验检疫证书后,取得显著索赔成效。
证明书 (1)每根重轨在其规定部位,轧有清晰凸起的标志:生产厂标志、钢号、炉号、型号、制造年(月)号。有表示特定意义的“A”、“Z”字样及白漆等。 (2)以捆交货的轻轨,应挂有注明批号的牌。2、重轨表面状态的影响:在铁路部门从事钢轨全长淬火,其重轨均要通过运输。 (3)钢轨的质量证明书内容,按“8”中(12)标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