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主要来源、组成、性质和特点
马铃薯淀粉废水为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可分为3类:第1类是马铃薯清洗水,主要含有小马铃薯、根、芽、叶、草和泥沙等;第2类是马铃薯淀粉提取废水,也称蛋白废水,主要由马铃薯锉磨阶段产生,占总废水量的10%~20%,含有大量可溶性蛋白,少量淀粉微粒和纤维等不溶物,浑浊度高,为主要污染源;第3类是淀粉清洗水。其中第1、3类废水可循环利用,仅蛋白废水需要处理。蛋白废水中主要含有淀粉、纤维、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糖类、***等高浓度有机物。其中,蛋白质含量约2000~8000mg/L,化学耗氧量(COD)约6000~30000mg/L,固体悬浮物(SS)约8500~10000mg/L,回收利用潜力大。但直接生物降解难度高,且造成其中蛋白质等有用物质流失浪费。故处理淀粉提取废水宜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生物处理为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