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器的定义与分类
随着康复医学的普及和矫形器技术的发展,各种矫形器被不断开发应用。近年来,矫形器已在截摊、偏瘫、脑摊、脊柱侧弯、骨与关节损伤等康复治辽中逐渐被人们所应用。
矫形器定义:矫形器是装配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辽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稳定与支持、固定与矫正、保护与免负荷、代偿与助动。
矫形器分类 :矫形器根据安装部位,可分为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三大类。
小腿截肢者要穿戴假肢前的注意事项:
做到:
1. 每天晚上清洁残肢。2. 所有的时间残肢都应包裹弹性绷带。
3. 经常重新包裹残肢。4. 经常清洗弹性绷带。5. 尽可能多的行走。6. 经常锻炼保持残肢强壮有力。
7. 在适当的体位下保持残肢的活动性。8. 在行走、坐位及躺下时均应保持伸直膝关节。
禁忌:
1. 浸泡残肢。2. 剃刮残肢。3. 在残肢上应用洗涤剂。4. 长时间的坐姿。
5. 坐位时残肢搭在健侧腿上。6. 坐位时将残肢搭在椅子扶手上。
7. 将残肢放在扶手或助行期休息。
肌电假肢工作原理
肌电假肢就是用微小的肌电电位差信号来作为控制和操纵肌电假肢各种功能的初始信号。肌电电压信号通常室通过两个被安置在残肢皮肤表面上的电极来测取的。通过电极中的放大器,可以对测取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这个经放大的电压信号就可以被用来控制肌电假手的张开、合闭和旋转等动能了。
患者残肢肌肉收缩时,会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在皮肤表面产生可被测取的微小电位差,这种肌电电位差信号传递到微感器,经电极中的放大器进行放大,成为控制信号,输入微电脑,再由微电脑发出活动指令,通过微型马达等驱动系统带动义肢指骨关节张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