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腿蜂的发育与温度密切相关
15℃以下时雌蜂不能产卵;23.1℃时完成一个世代需53d~62d;25.9℃需29d~30d;28℃~30℃时需21d~24d。卵、幼虫、茧、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85℃、14.69℃、11.51℃、12.58℃;有效积温分别为46.69日度、73.21日度、225.42日度、359.27日度。该蜂对湿度的应用范围较广,在相对湿度40%~90%条件下均能正常发育,但相对湿度大于80%时茧易发黄。肿腿蜂的成虫和蛹均能经受-24℃的低温,能在海拔1200m~1450m的地区越冬,但在海拔1700m以上时,因冬季气温低,肿腿蜂不能越冬。
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生产中应用肿腿蜂开展过防治的害虫有:青杨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对小型天牛效果好,对大型天牛效果防治如掌握适当的放蜂期和放蜂量,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管氏肿腿蜂寄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初步统计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3目22科50余种昆虫,其中天牛类寄主占20余种。主要害虫有: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y)、松褐天牛、青杨天牛、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 (Motsch)、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中华锯花天牛Apatophysis sinica (Semenor Tian Shan skii)、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玫瑰多带天牛Polyzonusf asciatus (Fabr)、梨眼天牛Bacchisa fortunei Thomson、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等。
瓢虫觅食
捕食性瓢虫成虫寻找猎物的过程中由下列步骤组成:寻找适宜的生境即猎物的寄生植物,然后在植物上寻找猎物,抓住并捕食。显然,在寻找生境过程中,视觉起着重要作用;但亦有列外,有些植物挥发性物质对一些瓢虫的寻食产生作用,如对灰眼斑瓢虫而言,松树的挥发性物质更有吸引力。
许多瓢虫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时仅限于特定生境的少数几种植物上。相反,许多种类如异色瓢虫、龟纹瓢虫是广布的,许多生境中均可发现它们的踪迹。当生境中猎物变少时,瓢虫会离去他出寻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