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记录的管理
a.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完成后,由技术部负责登记到《纠正预防措施台账》有关规定对所有资料进行登记、编号、整理保存归档。
b.
为消除实际或潜在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任何纠正或预防措施,应按问题的重要性及本公司所承受的风险程度相适应,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公司内外的需要。
c.
为方便管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应编制顺序号,格式为:YYMMDD—XX(YY—年份;MM—月份;DD—日期;XX—从“01”开始的流水号)
d.
技术部确保所采取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到管理评审。
6.相关文件


4.2检验人员要求
4.2.1检验人员必须能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量具的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及维护***。
4.2.2检验人员必须了解所检验的各种产品的用途、特性、掌握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测试检验方法。
4.2.3检验人员应熟悉产品的抽样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检验工作中去。
4.2.4检验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检验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和考核,做到准确公正和及时。
4.1.3检验文件的内容
为保证检验文件的确定性,一般其内容(可能在若干文件中)应包括:
a) 抽样方案:所采用的抽样标准和抽样数量、质量水平等。
b) 检验项目:应覆盖全部质量特性。
c) 检验方法:基准及测量部位、点、位置和方向等。
d) 检测设备:对所用检验和试验设备准确度、精密度的要求。
e)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
f) 数据处理规则:有效数字,取 大、 小或平均值等。
g) 合格判定规则(验收准则):合格判定规则应规定何谓不合格项、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批,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