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结磨具的分类及属性
利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能谱仪,结合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发现在钎焊过程中Cr元素金刚石界面形成富Cr层并与金刚石表面的C元素反应生成Cr3C2和Cr7C3,这是实现合金层与金刚石有较高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磨削实验采用大切深、缓进给、重负荷进行,从砂轮磨削后的表面形貌来看,没有金刚石整颗脱落,金刚石磨粒属正常磨损,说明金刚石有较高的把持强度,适合于高效磨削加工。
固结磨具的分类及属性:固结磨具是用磨料与结合剂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一定磨削能力的工具。通常的,固结磨具根据使用磨料的不同,分为普通固结磨具(刚玉、碳化硅)和超硬固结磨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这样当Ni2 、Co2 Mn2不断在阴极表面吸附时,就把吸附在阴极表面的金刚石不断包裹起来,形成金刚石复合镀层。或者根据结合剂不同,分为陶瓷磨具、树脂结合剂、菱苦土结合剂、橡胶结合剂和金属结合剂等。
金刚石表面生成金属化层有温度要求
钨未被氧化在较低温度下,800℃左右,就能在金刚石表面形成WC层,但从实现金刚石表面预金属化所用的工艺来看,需在真空条件下、 600℃以上加热1小时才能得到理想的结合力。以目前常用的孕镶金刚石切削工具的烧结条件来看,在非真空或低真空中不超过900℃加热5分钟左右,是不大可能使金刚石表面生成金属化层的。DLC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低摩擦系数,是一种优异的表面抗磨损改性膜。
丝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金刚石的生长
目前,用于制作热丝的是否应该是v额钨、钽和铼。钨丝便宜,钽丝、铼丝相对较贵,钽丝的高温性能好于钨丝。热丝再沉积金刚石膜前必须被碳化,丝温度在1800℃~2400℃之间,用钽丝时顶点温度可达2400℃,而用钨丝则一般温度在2000℃~2200℃之间。金刚石粉末沉积在400℃开始一般在400摄氏度开始,甚至更低,这依靠沉积条件和膜中的掺杂物,由于成分组成的变化将使材料面积和属性发生变化,限制了DLC在超400摄氏度环境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丝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金刚石的生长,因为热丝是分解混合气体的能量来源,丝的温度越高,产生的氢原子和含碳活性基团就越多,促使金刚石生长,当丝的温度低于1800℃时,很难生长金刚石,但是丝的温度过高将导致丝寿命短,丝材蒸发严重,对金刚石膜有污染。一般情况下成组的锯片的规格尺寸一致,如果为了实现某种切割效果,而采用不同规格的基体组成一组,就构成了复合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