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神像的介绍
【土地神像】神名,又称“阴阳之神”或“鬼仙”。源于远古时代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夏、商、周已发现有“土地神”的木雕,见《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帕.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南方多称“土地公”、“土地婆”,北方叫土地爷、土地奶奶。从传世品看土地神又两种形象:一为元宝土地,指手上持元宝的土地,二为朝笏土地,即双手持朝笏,虔诚、恭敬形态。土地公是古代中国传说中掌管一方土地的仙,住在地下,是仙中级别蕞低的。俗话说“别拿土地公不当仙”。在汉族民间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异。作为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
城隍爷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城隍庙。城隍作为汉民族宗1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主管当地水旱疾疫及阴司。
土地神的起源
土地神,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之一。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社神有三个:
1.一说是共工的女儿, 共工怒撞不周山之后,其女儿封为社神,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叫做后土。便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只,又称后土娘娘。她掌阴阳,育万物.
2.一是句龙,《礼记·祭法》记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千九州,故祀以为社”。
3.一是禹,传说他勤劳天下,死后托祀于后土之神。大地生长草木五谷,养育人类,故被视为无穷力量的神。
古代对土地的崇拜和对’:帝的崇拜,具有重要的意义。祭土地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先秦时期社神地位极高,故“社稷”一词通常作为***的代称,祭祀典礼也由天子或各地行政长官主持。
汉唐以后,社:神的地位有所下降,祭祀也不限一地,其原因是因为“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为社以报功。”所以各地山陵园地,均有大社坛,这些社坛以后又演变为各种:土地庙,社神也由显赫的大神演变为明清小说中所描写的猥琐的土地老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