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装了鱼池过滤器为什么水还不清?
众所周知“养鱼先养水”,现在鱼池的过滤系统越来越被重视,这本是件好事,却也造就了目前过滤系统市场的乱象,各式各样的过滤设备五花八门,很多业主反馈,我有过滤设备,过滤设备也是天天开着的,但是水就是不清啊,鱼也是经常死啊,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都说自己***,商家也说产品强大,各种夸张的宣传到处可见,可是业主安装之后效果却不尽如意;一个合格的鱼池过滤设备基础功能包含:物理过滤 生物过滤 紫外线杀菌抑藻,所以正确选择适合的过滤系统或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奥利仕一体化鱼池过滤器:
1、创造水质清澈、享受优美的生态水景;
2、强烈杀灭水中的******,保障鱼的健康成长;
3、超1强光催化反应器,更好地杀灭各种藻类的生长,使水体碧清,不会变绿;
4、减少换水费用,减少资源浪费;
5、易于维护,安装简便;成套系统配置齐全,有一电工即可安装;
6、设备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 过滤材料可循环再用,几年不用更换滤材;
锦鲤鱼常见病处理方法
锦鲤鱼常见病处理方法--【竖鳞病】
竖鳞病,又称松鳞病、立鳞病,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静水鱼池的***。主要危害锦鲤及其它鲤科鱼类,发病后能导致病鱼大批死1亡。
症状识别:病鱼体表粗糙,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似松果状;鳞基水肿,其内部积存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锦鲤鱼喂食,在鳞片上稍加压力会有液体从鳞基喷射出来;有的病鱼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度充血,眼球外突等症状;病鱼离群缓游,严重时呼吸困难,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重则死1亡。
发病原因:由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感1染引起。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1染。有人认为此病是***感1染所致,但另一重要原因是饲育不当,引起鱼的循环系统和消化吸收功能异常而产生的。
流行及危害:每年秋末及春季水温较低时是该病的流行季节,水温17~22℃是流行盛期,有时也会在越冬后期发生。主要危害个体较大的锦鲤,养殖锦鲤鱼,越冬后锦鲤抵抗力减弱,***1容1易患此病。
防治方法:
(1)加强锦鲤越冬前的育肥工作,合理投喂。水温低于20℃时要投喂低水温饲料或胚芽饲料,停止高蛋白的育成饲料投喂,将锦鲤消化系统的负担减到***1低,让它们能平安过冬。早春水温回升后,投喂水蚤、水蚯蚓等活饵料,增强鱼体抵抗力,能有效预防此病发生。
(2)对于局部竖鳞的锦鲤,可以先人工把竖鳞部位的脓水挤干净并擦干患1处,用高浓度高1锰1酸1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阿米卡星针1剂进行***,1剂量控制在每10cm鱼长***0.1毫升。
(3)用2%浓度的食1盐溶液浸洗鱼体5~1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鱼的抵抗力而定。浸泡时人不能离开,鱼一旦侧翻必须马上捞起放到清水里。每天1次,连续浸洗3~5次。
锦鲤鱼常见病处理方法--【穿孔病】
随着集约化养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大,近年来在锦鲤养殖方面又出现了一种以锦鲤体表病灶性溃烂和穿孔为特征的***,常常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称之为穿孔病。日本也曾有报道,称为洞穴病。
症状识别:游动的鱼体上可见发红或溃烂而呈灰白色的病灶;发生的部位可在胸部、腹部的两侧也可在头后背侧、鳍条基部等处,但以躯体两侧***为多见。
发病原因:日本曾从病鱼体表***处分离到柱形曲桡菌和气单胞菌。
流行及危害:本病流行时间较长,春、夏和秋季都可发生,水温在25℃以下时多发。发病的锦鲤在没有形成穿孔前,程度较轻的有些可自愈或经治1疗治1愈,一旦穿孔不是死1亡就是丧失价值。
防治方法:
(1)预防措施:鱼种投放网箱或放养池塘之前,用10㎎∕升的漂白1粉或20㎎∕升的高1锰1酸1钾浸洗10~15分钟消毒鱼体,保持水质“新、清、活、肥”,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
(2)药1物治1疗:内服药1物,用恶喹酸拌饵料投喂,按鱼体重10㎎∕千克至30㎎∕千克用药标准,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体外消毒,用漂白1粉1㎎∕升遍洒全池,连用3天;体外消毒,锦鲤鱼,用三氯异qing尿酸0.2㎎∕升至0.5㎎∕升遍洒全池,连用2天。
(3)浸洗药1物:用3%浓度的食1盐浸洗5~10分钟,再用高1锰1酸1钾20㎎∕升浸洗10~15分钟。
(4)升温法:因为穿孔病的病菌一直在变异,常规用药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曾有锦鲤业者用升温的方法治1愈过病鱼,水温上升至32℃,水中不要放盐(在32℃的水温放盐会使锦鲤的绯盘崩掉),怎么养锦鲤鱼,保持水质的干净,加大打气;如有鱼还有食欲,可一天一至两餐进行投喂以保持鱼的休力;三至五天后穿孔就可得到控制,患1处发白干燥,直至全愈。
养殖锦鲤鱼-锦鲤鱼-奥利仕(查看)由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奥利仕(广州)康体设备有限公司()在循环水处理设备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奥利仕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张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