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碳剂粒度对吸收率的影响,增碳剂越细小加入时与铁液的接触面积大,溶解快,容易吸收,但若粒度过于细小,易被氧化,损耗大;颗粒大,溶解速度慢,损耗较小,选择时根据熔炼炉的类型选择合适粒度的增碳剂。几种增碳剂吸收率对比。由于合成铸铁铁液中的钛、铅、锑等***元素低,所以应该使用低氮的增碳剂。增碳剂在铸造时使用,可大幅度增加废钢用量,减少生铁用量或不用生铁。目前绝大多数增碳剂都适用于电炉熔炼,也有少部分吸收速度特别快的增碳剂用于冲天炉。
依据增碳剂中碳的晶体结构,增碳剂可分为非晶态和晶体态。根据碳在增碳剂中的存在形态,分为石墨增碳剂和非石墨增碳剂。石墨化增碳剂:废石墨电极,石墨电极边角料和碎屑,自然石墨压粒,石墨化焦和碳化硅。石墨增碳剂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电极边角料及碎屑、天然石墨压粒、微晶石墨等;此外,碳化硅(SiC)具有和石墨相似的六方结构,也被列为石墨增碳剂的一种特殊形态。非石墨增碳剂主要有沥青焦、锻烧石油焦、焦炭压料、锻烧无烟煤等。
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铁液增碳技术,在熔炼过程中特别是电炉熔炼,可以增加石墨晶核。冲天炉熔炼中加入碳化硅还能增加铁液的长效石墨晶核,同时减少铁液氧化。将生石油焦于1200~1350℃煅烧,可以使其成为基本上纯净的碳。 2.增碳是防止或减轻收缩倾向好的措施。由于铁液凝固过程中的具有石墨化膨胀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石墨化会减少铁液的收缩倾向。 3. 在高的碳量条件下,为获得高强度的灰铸铁铸件,熔炼过程采用全废钢加增碳剂的工艺,使铁液更加纯净,生产的铸件材料性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