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
连续模具之主要模板有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凹模板等等,其构造设计依冲压制品之精度、生产数量、模具之加工设备与加工方法、模具之维护***方式等有下列三种形式:(1)整块式,(2)轭式,(3)镶入式。
1. 整块式
整块式模板亦称为一体构造型,其加工形状必须是封闭的。整块式模板主要用于简单结构或精度不高的模具,其加工方式以切削加工为主(不需热处理),采用热处理之模板必须再施行线切割加工或放电加工及研磨加工。模板尺寸长(连续模具)之场合将采用两块或多块一体型并用之。因为当熔融料挤出的速率较低时,挤出物具有光滑的表面、均匀的断面形状。
2. 轭式
轭式模板之***部加工成凹沟状以组装块状品。其构造依应用要求,凹沟部可以其他模板构成之。此轭式模板构造之优点有:沟部加工容易,沟部宽度可调整之,加工精度良好等。但刚性低是其缺点。
轭式模板之设计注意事项如下:
(1)轭板构部与块状部品之嵌合采中间配合或轻配合方式,如采强压配合将使轭板发生变化。
(2)轭板兼俱块状部品之保持功能,为承受块状部品之侧压及面压,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还有为使轭板沟部与块状部品得到密着组合,其沟部角隅作成逃隙加工,如轭板沟部角隅不能作成逃隙加工,则块状部品须作成逃隙加工。
(3)块状部品之分割应同时考虑其内部之形状,基准面必须明确化。为使冲压加工时不产生变形,亦要注意各个块状部品之形状。
(4)轭板组入许多件块状部品时,由于各块状部品之加工累积误差使得节距产生变动,解决对策是中间块状部品设计成可调整方式。
3. 镶入式
模板中加工圆形或方形之凹部,将块状部品镶合嵌入于模板中,此种模板称为镶入式构造,此构造之加工累积公差少、刚性高,分解及组立时之精度再现性良好。由于具有容易机械加工、加工精度由工作机械决定、调整之工程少等优点,镶入式模板构造已成为精密冲压模具之主流,但其缺点是需要高精度的孔穴加工机。然而,在我国的高精密模具配件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和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连续冲压模具采用此模板构造时,为使模板具有高刚性要求,乃设计空站。镶入式模板构造之注意事项如下所述:
模具保护的说明
使用低扭矩使模具移动的区间
通常设定前后模开始有接触的位置到分型面完全接触位置的区间。
低压保护压力
使用低扭矩使模具移动接触的压力
通常设定初始值10%左右,在锁模工序中,边判断是否正常动作,边进行微调整。在使保护时间没有变化情况下降至尽量低的压力。
低压保护时间
使用低扭矩使模具移动接触的时间;
设定保护时间建议比监测时间大0.02秒即可,超过监测时间则方式模具保护报警;
AI模具保护的说明
传统的低压保护只能在模具接触到闭合的过程中起作用,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模具保护及安全要求。AI模具保护功能可提供更高精度灵敏度的保护。其原理为系统采集正常开合模动作的扭矩曲线,以此为基准设定保护范围。过程中如发生负荷变大超过监测范围,即发生AI模具保护报警停止合模。如合模工序的STEP1过程中有其他设备或工具如取出机误入合模范围,使用AI模具保护能敏感的监测碰撞而立即停止合模,传统的低压保护是没办法保护此段过程的。再比如开模工序的STEP3过程中,滑块导柱缺油变卡。AI模具保护功能也能及时检测到开模的负荷增大,发生报警提醒进行模具***。热流道系统,又称热浇道系统,主要由热浇口套,热浇道板,温控电箱构成。而传统方式只会硬拉开模,时间一长模具精度下降,模具损坏风险变大。
注塑模具
简介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i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基本分类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浇注→顶出→冷却→成型→排气在做模具设计进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