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树开花前后要小心用药
4月是梨树花絮分离的时期,花絮分离期前后会有大部分越冬虫开始活动危害,而各种早期落叶病等也陆续出现。由于花期不能用药,不能浇水,花前花后的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继续防治腐烂病。在早春刮治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检查,继续坚持刮治和病斑的消毒防护,以防病疤的。药剂可选用金力士500-600倍,需要注意的是,金力士必须在刮除病斑后的次日或推迟一日使用。
1.花序分离初期防治
全园细致喷一次40%果隆悬浮剂16000倍 57%螨涕2000-3000倍 25%金力士乳油6000倍 柔水通4000倍,防治黑点病、早期落叶病、锈病、病、花腐病和叶螨、卷叶蛾、梨星毛虫等。果园使用糖醋液诱杀金龟子,也可人工捕杀。
2.授粉结束后防治
连年发生霉心病的果园,授粉结束后应及时喷布一次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1000倍液。结合疏蕾疏花,摘除病、黑星病病叶和染病的花序新梢,防止病菌的扩展和蔓延。
梨锈病主要为害梨的幼叶、幼叶柄、幼果及幼果柄、幼苗等,使梨树叶片干枯,果实呈畸形,易早落,影响梨果产量和质量。
为此做好梨锈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减少中间寄主。梨锈病必须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有无桧柏等中间寄主是锈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新建梨园周围不要有桧柏。三月、四月份发现叶片上出现有橙黄色病斑时开始喷药,用粉锈灵10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过半个月若有新病斑,再重喷1次。梨锈病只要喷1-2次药则可完全。
如何防治梨树白粉病?
梨树病是一种主要危害叶片的病菌,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降低了梨的产量,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为了帮助果农们更好的应对梨树病,小编总结了其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梨树病在叶背面产生圆形的白色霉层,继续扩展成不规则状霉斑,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白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外生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分和孢子梗。生白色霉斑的叶片正面组织妆呈黄绿色至黄色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叶萎缩、变褐枯死或脱落,后期状物上产生黄褐色至黑色小颗粒。
梨树病的病菌主要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黏附于短枝梢上越冬。第二年夏初子囊孢子成熟,孢子借气流、风传播,进行侵染,在病叶上生成分生孢子后可借风雨行多次再次侵染,一般在7月开始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
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凉爽,秋季晴朗的年份病害易流行。树势衰弱,树冠密闭,通风透光不良,土壤黏重,偏施氮肥或肥料不足,特别是钾肥不足或管理粗放的梨园均有利于发病。茌梨、秋白梨、苹果梨、康德梨发病重,其他品种一般受害较轻。
防治方法:
清除病源,在冬季修剪或梨树发芽时,剪除病枝、病芽和病梢,秋、冬季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疏剪过密枝条,控制,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树体抗病力。在梨树发芽前树上的越冬病菌。在苗圃中,梨幼苗发病初期,可防治。
梨苗春梢期应做好哪些管理措施?
春天梨园新梢抽发不久,嫩梢就被咬断梢头的现象发生较为普遍,有果农来咨询是什么虫危害,该怎么防治?其实一般梨树嫩梢被截断,基本可判断是梨茎蜂为害造成。梨茎蜂在梨树栽培区普遍发生,是为害梨树新梢的主要害虫
有些园区连年受害,发生严重的新梢被害率高达80%以上,满园断梢累累,影响幼树树冠成形,成年数结果枝无法形成,对树势和产量影响极大。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梨茎蜂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梨茎蜂为害梨树的症状
梨茎蜂又名折梢虫、剪枝虫,属膜翅目、茎蜂科。梨茎蜂以成虫利用锯状产卵器截断梨树嫩梢,被折断的新梢枯死,嫩梢截断处下部留有2-3厘米短桩,便于梨茎蜂产卵繁殖。
梨茎蜂幼虫取食,蛀食完后会蛀入上年生枝条髓部,在距离分叉处1厘米处扭转虫体,头朝上结茧,进入越夏入冬状态。梨茎蜂老熟幼虫休眠状
2.发生规律
梨茎蜂在南方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或蛹在被害枝内越冬,翌年2月中下旬化蛹,3月下旬梨树开花期成虫。
3.防治方法
因梨茎蜂幼虫为害隐蔽在梨枝内,同时新叶嫩弱,梨处于花期,用药容易产生药害,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在梨树生产上常采用以下措施:
1、药剂防治:
抓住梨茎蜂出枝期,在出枝后至产卵为害前即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择菊酯类、阿维菌素等,当新梢长至8-12厘米时,应特别注意防治。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喷施树冠内外、叶片正反面。喷药尽量避免开花盛期,一般提早于花前或延至落花。
2、捕杀成虫:在梨树抽春稍时,利用成虫喜停歇叶背的习性,于早晚和阴天摇动树枝,振落成虫,进行人工成虫。
3、悬挂粘虫板:粘虫板粘满后要及时更换粘虫板。
4、连年剪除虫稍:冬季清园时剪除当年危害形成的枯枝,春季及夏季剪除被害新梢,并销毁,以减轻第二年的虫源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