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院护理人员情况
从 312 家提供护理人员情况的养老院来看,平均每家养老院有护理人员22.90 人,中值为17.5人,其中 护理人员较多的达到100 人,但较少的只有1 人,差距 相当大。从不同性质的养老院来看,平均每家养老院 拥有护理人员,公建民营养老院较多,为31.43 人;公 办养老院较少,为18.4 人;民办养老院居中,为24.66 人。
在护理人员中,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平均 每家养老院为8.02 人,相当于平均每家养老院护理人 员数的 35%。其中:公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具有护理职 称的护理人员为 6.11 人,大约相当于公办养老院平均 拥有护理人员数的 33.2%,低于平均水平;公建民营 养老院平均每家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为14.14 人,大约相当于公建民营养老院平均拥有护理人员数的45%,高出平均水平10 个百分点;民办养老院平均每 家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为8.35 人,大约相当于民 办养老院平均拥有护理人员数的 33.9%,也低于平均 水平。从总体上看,无论从平均拥有的护理人员数来 看,还是从平均具有护理职称的护理人员数来看,公建民营养老院都是较多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建民 营养老院的护理人员队伍建设、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水 平不仅比民办养老院要强,而且强于公办养老院。
养老中心入住率或床位空置率
统计数据表明,320 家养老院总共拥有养老床位69202 张,平均每家养老院216.26 张;总共入住老人45221 人,平均每家养老院入住老人 159.52 人,养老 床位入住率为65.35%,换言之,养老床位的空置率为 34.65%。也就是说,超过 1/3 的养老床位实际上处于 空置状态。
从不同性质的养老院来看,养老床位入住率或空置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公建民营养老院以平均 228.15 张养老床位、平均入住老人 168.79 位老人,入住率为73.98%,位居养老床位利用率第1。公办养老院以平均198.41 张养老床位、平均入住134.54 位老 人,入住率为67.81%,居养老床位利用率第二位。民办养老院以平均 228.15 张养老床位、平均入住 141.75 位老人,入住率为 62.13%,居养老床位利用率第三 位。即使养老床位利用率较高的公建民营养老院,养 老床位的空置率也超过了1/4。
从东、中、西部地区的养老院来看,养老床位的 入住率或利用率水平差别不是很大。中部地区养老院 以平均 231.27 张养老床位、平均入住 155.09 位老人,入住率为67.06%,居第1位。东部地区养老院以平均 221.85 张养老床位、平均入住 144.72 位老人,入住率 为65.23%,居第二位。西部地区以平均197.32 张养老 床位、平均入住127.13 位 老人,入住率为64.43%,居第三位。
养老机构介绍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附属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通过为入住老人提供住养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服务对象 养老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但某些养老机构(如农村敬老院)也接收辖区内的孤残儿童或残疾人。 服务特点 公益即“公众利益”之意。公益事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公益性企业是指直接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领域服务的企业。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以帮扶、救助城市“三无”、日常生活疏于照料,以及农村“五保”老人为主,且多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其公益性特征尤为明显。 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养老服务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所谓“全人”服务是指养老机构不仅要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医护保健、疾病预防、护理与康复以及精神文化、心理与社会等需求;要满足入住老人上述需求,需要养老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全员”服务;绝大多数入住老人是把养老机构作为其人生蕞后的归宿,从老人入住那天开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陪伴着老人走完人生蕞后里程的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全程”服务。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平均年龄多在75岁以上。增龄衰老,自然使老人成为意外事件、伤害、疾病突发去世的高危人群。此外,养老服务业又是一个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的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必然增加养老机构投资与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