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末,我国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企业达2647 家,行业总资产达3314亿元,同比增长24.97 %。在中档数控系统方面竞争比较激烈,中国的企业起步比较晚,现在虽然技术也在逐步向欧美企业靠拢,但是企业的品牌效应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市场上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039.57亿元,同比增长28.08 %;实现利润总额达280.36亿元,同比增长24.24 %。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国民经济各部门追求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机械和作为基础装备的机床产品有较旺盛的需求,不过需求的旺盛程度也会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起伏波动。
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和广大的市场空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不断锐意进取,目前市场上可提供1500种数控机床,覆盖超重型机床、高精度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锻压设备、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可与欧美地区相媲美。***部位大多在数控机床外表,不必进行解体,可以在不停机、不影响运转的情况下完成,不必专门安排***时间,每次***作业所耗物资也很有限。我国数控机械多项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1进水平,部分指标甚至达到世界领1先水平,为我国持续增长的需求提供了保证。
由于国内数控系统生产企业的起点都很低,这样导致了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目前国内数控系统生产企业在设计原理、元器件及应用技术上差距比较大,而***的科研投入基本都被企业用做新产品的开发而不是关键技术的研发。
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巨大的市场,采用技术封1锁和***倾销的双重竞争策略。经济型数控机床在国内应用的基本都是国内产品,不管是从质量上还是从可靠性上都可以满足大部分机床用户的需要。一方面,对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跨国公司不仅抬高价格,还附加许多限制;另一方面,对中国能生产的数控系统,则连续采取大幅度降价措施,企图夺取中国企业仅有的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并不惜重金从中国数控企业挖走熟悉业务的市场策划和销售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