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B2B电商只有“新产业经济体”
记得早几个月前,跟朋友再次聊到快销B2B,作为一名曾经的B2B从业者,对此阐述了一些新的理解。
今年自B端电商这股劲风起,一直刮到现在大家都还是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谈到B2B,在这期间也有不少经销商朋友已经行动,处在目前这样一个调产能的节点上,各行各业也都不好过,经销商群体更是如此,有行动也好,总比那些天天只管空谈,而不去行动的人要强得多,虽然在业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变革等死”,个人认为,变也未必就死,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必出有因,同时也需要勇于去探索,只要在做之前想好后果,去追求结果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人。在国外,仅MRO工业品电商这一个赛道,有近10家的独角兽公司,其中2家市值超过100亿美金。
什么样的体系叫“新产业经济体”
“线上 线下 物流 大数据 金融 人工智能”由这6个维度构成,是通过互联科技将原来的体系链接得更加紧密,使其更具整体性,联动更有效(这个定律适合任何一个行业)。
对于我们快销品行业来说,目前最要紧的应该是建立起一条产业物流链,所有的延伸都是从这里开始。
稳步推进以实带虚建立体系什么是实,什么是虚
这里的供货商不一定是经销商,为什么要把人工智能放在最后,那是另一个新的时代(工业4.0)。
从1到6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先通过规模化形成物流体系,经由网络链接沉淀数据,形成有效的数据库,再接入金融体系,具体怎么执行,这里就先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交流),可以按照这个步骤去操作,也可以对照自己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切莫急于求成,一定稳步推进,任何大的体系都是建立在稳固的小的体系之上。从商业模式来讲,不以满足用户需求的Commence,不是长久的商业模式。
四、对全渠道和零售市场的了解深度不够
全渠道、全产业链的运作,需要对整个产业链的深度理解,虽然经销商常年都在一线,实际理解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互联科技及零售端的升级,知之甚少。这么多致命问题,传统经销商如何成形成首先,抛开眼前利益得失,立足现有存量的基础上,谋求长远的发展(可参考上图)。对于直接做工厂自营的平台来说,资金安全至关重要,很多B2B平台都是现金流为负,拿货需要给上游交纳保证金,当公司因快速发展导致运营资金紧张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大堆保证金是拿不回来的,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其次,敞开心扉与同区域伙伴结成坚实的联盟力量,与伙伴携手迸进,共面未来,这样的话也许还有可能占到一席之地,否则今天你不联合,明天想联合都没有机会,等到像阿里的菜鸟、京东的储配以及其他社会物流一但成形,传统经销商再没有任何机会。
也许你会想,只有物流,没有对终端的服务也不可能成形,物流是根源所在,其它服务只是“衍生品”,随着互联、物联科技的日益成熟,线上信息交互能力越来越强,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这给厂家在对市场管理和销售上犹如如虎添翼(目前许多厂家都在加紧线上营销团队的建设和新模式的探索,只要时机一到,线上线下一融合,基本没传统经销商什么事了),经销商群体在原本中间价值越来越弱的情况下,完全”失去”价值,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网络营销的方式目前主要是微博和微信,但企业也要搞清楚这些传播方式的受众,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产品。
另一个方面原因,未来的所有环节都是gao效的,都会形成大的体系化运作,体系代表的是专业、专注、以及标准化和规模化,在大的体系面前,“零散”的经销商将被全线收割。
在危机面前,最后一定思变,从自身出发,强化管理团队,提升业务能力,加强系统化的联动与配合,在稳固的线下实体体系的基础上,加上线上体系,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的形式,进行协同发展,从降低成本、提gao效率的角度出发,随着在经营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个新的商业体系。上门O2O满足的用户需求,除了服务不需要固定场所的特征外,还有这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