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人们喜欢锻炼身体。锻炼的形式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中华民族由各少数民族形成,中国的文化也由各民族的文化形成。自古中华民族就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它更要求人们把精神的欲求具体化,因此又是一项高尚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断丰富了中国文化。中华武术也存在各种门派,各种形势,丰富多彩,眼花缭乱。中国人不但以自己的文化为自豪,而且对自己的武术也非常自豪。就像中国的名字是世界的中心一样,中国人喜欢认为自己的文化和武术也是世界的中心。
国际跆拳道联盟总裁,跆拳道创始人崔泓熙将军认为在中国普及跆拳道意义重大,他很早就非常重视在中国普及跆拳道的事业。1986年6月,他随国际跆拳道代表团访问了中国。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代表团成员共30人,其中跆拳道表演选手男17名,女7名。代表团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表演了跆拳道
山西育英会跆拳道俱乐部
大事记
1992年10月7日,中国跆拳道协会筹备小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跆拳道运动的正式开始。
1994年5月,在河北正定举行了首届***跆拳道教练员和裁判员学习班。
1994年9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了第1届***跆拳道比赛,当时有15个单位,150多名练习者参加了比赛。
1995年5月,共有22个单位250名练习者参加了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的第1届***跆拳道锦标赛,从此跆拳道在中国迅速发站起来。
1995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跆拳道协会,魏纪中当选为第1任协会***。
1995年11月,在***举行的第12届男子、第 5届女子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我国派出16人参加了比赛,获参与奖。
1995年11月,中国跆拳道协会被世界跆拳道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
1996年 3月我国跆拳道队一行12人参加了香港第二届城市金杯国际跆拳道邀请赛,中国队获 6金、 2银、 3铜、女子获团体总分第1。
1996年 5月在浙江金华举行了 `96中国万基杯***跆拳道锦标赛。
1996年 6月,我国跆拳道队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2接亚洲跆拳道锦标赛,获铜牌 1枚。
山西育英会跆拳道俱乐部: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练习跆拳道不但可以修身养性,培养人you秀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强身健体,练就人健全的体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竭尽全力的去学习和训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和收获。如当乙方使用后腿下压技术进攻甲方时,甲各左侧或右侧移动身体,避开对方的下压进攻。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要有终于祖国的思想,要有***家、爱民族的热情,要在尊敬长辈、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前提下磨练意志。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
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一个人展示给他人的首先是其文明礼貌方面的素养。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而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狠无礼。对传统武术套路练习这女性身体有很好帮助,并能显著提高人的协调性。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常常把如何与人交往,礼貌、礼仪的学习视为“不学而能”的事,无需专门的教育与训练,社会、学校提供给青少年的礼仪示范、礼仪活动和相关礼仪知识不够丰富。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