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使用孕育剂进行灰铸铁孕育处理时应禁忌:
一则,禁止使用未烘干的孕育剂。未烘干的孕育剂加入金属液中,会因其中的水分与金属液中的金属元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及氢,生成的初生氢溶入金属液会导致铸件皮下气孔等缺陷。因此,孕育剂在使用前必须烘干。
二则,禁止使用纯硅或纯硅铁作孕育剂。若粒度过粗则不能较迅速地为铁液所溶化吸收,残余的未溶孕育剂颗粒混入铸件将恶化性能或导致报废。纯硅或不含钙、锶、钡、铝的硅铁不可用作孕育剂,其原因在于石墨靠铁液中析出的二氧化硅异质生核,而二氧化硅靠钙锶钡的硫氧化物异质生核,才能防止铁液的过冷和白口倾向。应采用至少含ωCa1%~2%、ωAl0.05%~0.5%的、含ωSi为75%的硅铁作孕育剂,或采用硅-锆系、硅-钙系、硅-钡系等***孕育剂。
含钡硅铁:
含钡硅铁也具有很强的促进石墨化的能力,可改善薄壁铸件中石墨的形态和分布状况,而且还有减缓孕育衰弱的作用,处理时的用量也少于75硅铁。有报道说,加入过多的钡会使基体***中铁素体含量增多,导致铸铁的强度降低。
目前,我国也有含钡硅铁供应,其中钡含量一般为4~6%。国外有研究报告称,含铋的硅铁也具有与含钡硅铁类似的效果。
含锆硅铁:
锆有脱氧作用,有利于提高铁液的流动性,能减轻铸铁的白口倾向,促成均匀、细小的A型石墨。而且还有减缓孕育衰弱的作用。
孕育剂一般由促进石墨化的元素或合金组成。孕育剂的种类目前较多,选用的原则是孕育剂效果好而价格低廉。目前的孕育剂仍然是以硅为基础,国内大多数采用含75%硅的硅铁,除硅外亦含有一定量的铝和钙。
近年来国外对孕育剂的研究颇多,有比较多的报告指出,对于片状石墨铸铁来说,纯硅或纯硅铁很少或没有孕育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硅铁中的一定数量的铝和钙;除铝、钙外还有一些元素引进孕育剂以后,能提高孕育效果,它们是:锶、钡、钙、铝、钛、锆(按加强孕育作用的程度排列)此外,在孕育剂中加入碳都可起孕育作用。由于孕育方法对孕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还可采用浇口杯孕育、硅铁棒孕育、大块浮硅孕育、孕育丝孕育、铁液流孕育以及型内孕育等。
